- 註冊時間
- 2006-5-30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19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24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oursogo 於 2025-8-18 13:42 編輯
馬來西亞 將於2026年2月接收 土耳其ANKA-S無人機,將改變南海局勢
馬來西亞 (Malaysia) 武裝部隊(ATM)將於2026年2月接收 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 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 TAI)
交付的首批 ANKA-S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UAS-MALE),這將標誌著馬來西亞在遠程監視和精確打擊任務
能力方面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馬來西亞 國防部長 拿督斯里穆罕默德·卡立德·諾丁(Datuk Seri Mohamed Khaled Nordin)宣布了這一消息,
他確認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將根據與 土耳其 在 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覽會(Langkawi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nd Aerospace Exhibition , LIMA 2023)期間簽署的政府間協議,引進三架 ANKA-S無人機。
他表示,此次採購體現了 大馬 國防部致力於採用下一代無人系統的承諾,這些系統可以增強 馬來西亞 監控和保衛
其陸地邊界、領海和國家領空的能力。
部長 拿督斯里穆罕默德·卡立德·諾丁 表示:「這些 ANKA-S無人機預計將於2026年2月交付,它們將顯著增強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他還補充說,這些無人系統將能夠實現即時監控、
快速數據傳輸和更快的戰場決策。
作為採購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軍官已開始在土耳其航空航太公司(Turkish Aerospace)進行
操作員強化培訓,內容涵蓋地面控制操作、飛行操控和有效載荷系統整合。
卡立德·諾丁最近在土耳其進行工作訪問期間進一步透露,這些無人機正在進行雷達和衛星通信集成,其中包括德國
製造的通信系統,以確保馬來西亞的 ANKA-S型號能夠配備最先進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和網路中心戰能力。
該合約價值數億林吉特,包括三架ANKA-S無人機、地面控制站、培訓、備件和支援設備。
馬來西亞已表示有意將 ANKA- S無人機編隊部署在位於 納閩(Labuan)的馬來西亞皇家空軍第11中隊。
納閩(Labuan)是俯瞰南海的戰略要地。南海是一片爭議日益加劇的海域,大陸地區、越南、菲律賓
和馬來西亞均有主權重疊。
現任馬來西亞外交部長的前國防部長拿督斯里穆罕默德·哈桑強調了此次採購的重要性,稱這些無人機是馬來西亞
在南海的新「耳目」。
他強調:“這些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將被部署到南海。我們必須能夠從海岸線探測到350公里外的情況,並且必須
提前掌握那裡的情況。”
選擇ANKA-S型號意義重大。
它能夠在高達3萬英尺(約9140公尺)的高度連續飛行 24至30小時,攜帶250至350公斤的有效載荷,並整合了
多種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和打擊設備。
ANKA-S於2016年首次試飛,並於2017年投入量產,此後已在土耳其空軍的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戰場上
經過實戰檢驗。
馬來西亞版的 ANKA-S 將配備合成孔徑雷達 (SAR)、逆合成孔徑雷達 (ISAR) 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器 (GMTI),
使其能夠探測、分類和追蹤陸地和海上的靜止和 移動目標。
SAR技術將使無人機能夠在全天候條件下產生高解析度影像,而ISAR技術則專注於海上監視,並對軍艦、漁船
和快速攻擊艇進行分類。
GMTI技術將即時探測和追蹤地面上的車隊、裝甲車輛和後勤行動,使馬來西亞在預警和態勢感知方面獲得
決定性優勢。
除了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外,ANKA-S還可以裝備 ROKETSAN公司的MAM智慧微型彈藥,包括
MAM-L和MAM-C 精確導引炸彈。
這些輕型雷射 或GPS導引武器的打擊範圍為8至14公里,旨在摧毀裝甲車輛、掩體和快速移動的海軍目標,
並將附帶損害降至最低。
能夠攜帶四枚精確制導炸彈,使ANKA-S從一架無人偵察機轉變為一個真正的多用途打擊平台,能夠以部署
有人駕駛戰鬥機的一小部分成本,對高價值威脅進行定點清除。
該無人機還配備了電光/紅外線 (EO/IR) 攝影機、敵我識別 (IFF) 系統、雷射指示器、雷射測距儀以及高功率
ViaSat VR-18C 衛星通訊天線,以確保安全的超視距 (BLOS) 作戰。
該無人機的核心是 土耳其 自主研發的 TEI-PD170 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該發動機可使用柴油和 JP-8 燃料運行,
功率達 150 馬力,可取代早期的德國製造發動機。
對土耳其自主研發子系統的依賴,彰顯了 ANKA-S 專案高水準的本土化,這也是安卡拉快速發展的國防工業的驕傲,
該專案包括與 Aselsan、AYESAS、Havelsan 和 C2TECH 等公司合作。
迄今為止,ANKA系列無人機已累積飛行超過20萬小時,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發動機系統不斷升級,鞏固了其作為
現役最可靠的中長航時無人機之一的地位。
對馬來西亞而言,從納閩(Labuan)部署ANKA-S無人機具有戰略意義,將改變格局。
透過對南海保持持續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覆蓋,馬來西亞可以監視 大陸地區 在南沙群島的軍事動向,
發現其專屬經濟區(EEZ)的入侵行為,並保護重要的海上油氣基礎設施。
這些無人機還將透過提供即時監控數據,幫助維護 蘇祿海(Sulu)和 蘇拉威西海(Sulawesi)的安全,這些地區海盜、
走私和武裝活動猖獗,ATM、TLDM 和 APMM 之間可以共享這些數據,以便快速回應。
從更廣泛的地緣戰略角度來看,ANKA-S 的引入明確表明,在美陸印太地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馬來西亞決心實現
武裝部隊現代化,維護其主權。
這也增強了 馬來西亞 (Malaysia) 與使用 MQ-9「死神」無人機、Bayraktar TB2無人機和翼龍II無人機等先進無人機的地區及
盟軍的互通能力,為聯合訓練、資料交換和多邊海上安全合作開闢了道路。
用國防分析家的話來說,馬來西亞部署 ANKA-S的舉動不僅僅是一筆武器採購,更是向網路中心戰的戰略飛躍,無人平台為現代衝突
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持久「眼睛和耳朵」。
這些無人機將成為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的力量倍增器,擴大馬來西亞的作戰範圍,減少對昂貴戰鬥機出動的依賴,
並確保該國在其最具爭議的海上邊界始終保持警惕。
隨著馬來西亞為2026年2月ANKA-S無人機的到來做好準備,它們將重塑南海的監視和打擊能力平衡——這一信息必定引起
大陸地區當局、馬尼拉、河內和華盛頓的密切關注。
越南 和 菲律賓等地區國家也對南海主權提出異議,它們可能會將馬來西 亞的舉動視為增強自身能力,從而改變區域安全格局。
ANKA-S 的部署也將加強與使用先進無人機的友善國家的互通能力,為情報共享、聯合訓練和聯合海上巡邏創造機會。
從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馬來西亞的此次收購使其在外交談判中擁有更大的籌碼,表明其擁有獨立監測和保衛其專屬經濟區
(EEZ)及爭議水域的手段。
從理論角度來看,ANKA-S 的到來標誌著馬來西亞向高技術戰爭轉型,將持續性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與精確打擊能力相結合—
—這與全球資訊驅動、網路中心和遠程精確作戰的趨勢相符。
總而言之,如果部署到 納閩(Labuan)空軍基地,ANKA-S 將從根本上重塑馬來西亞的安全架構,彌補空中監視領域長期
存在的漏洞,為聯合部隊提供即時情報,並向地區鄰國和全球大國發出戰略信號,表明馬來西亞已準備好捍衛其海洋利益,
抵禦任何威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