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1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空有妙詮,信手拈來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5 01:11:5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空有妙詮,信手拈來

大師通透「空有一如」的佛法要義,因此在他的開示及著作中,信手拈來,處處可見。例如:

大師說:「佛教的真理,用二個字表達,是『緣起』;用一個字表達,是『空』。有人問:什麼是『空』?我們可以告訴他,電視機本來什麼都沒有,但是開關一開,一百多個電視台,裡面有話劇,有歌舞,有世界史,有山川河流,萬有俱全。」

大師認為:「人生懂得緣起的道理,就能認識『空有一如』;建立『空有一如』的人生觀,則來的隨他來,去的任他去,就能不受世間的無常變動所左右,就不會執著於苦樂、有無、榮辱、去來等世間虛幻的現象而受其干擾,而能過著解脫自在的人生,這就是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最佳詮釋。」

大師表示:「懂得把『空有』融和,就是一種『中觀』的般若智慧。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於是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裡,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容易為外境煩惱所轉;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度到解脫的彼岸,這就是『般若波羅蜜』。」

大師指出:「『空有不二』的調和世界,是絕生佛之假名、超生死之對待、泯自他之差異,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真理世界。懂得『空有不二』,生活中就能隨緣而放下,自在而不執著。譬如錢財被人倒閉了,有了空的涵養,『看得破,有得過』,把它當作是前生欠錢,今世還債;或者進一步視為行布施供養,表示自己是個有辦法的人才能給得起別人,如此轉念一想,便能心平氣和,快樂過日子。這種空雖然不是佛法的空,但是已經有如此的成效,如果能體證真正畢竟空的境界,其中的自在逍遙,真是無法言喻。」

大師開示:「認識『空有一如』,即知世間法雖然是『緣起』而有,所以是『無常苦空』;無常苦空雖然是人生的實相,但在無常之中,人人皆有一顆不變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命本來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體。例如茶杯破了,想將茶杯復原不可能,但是杯裡的水流到桌上、地上,用抹布把水吸起來,一滴也不少。因此,身體雖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生命的水是永恆不滅的。」

大師認為:「了解『空、有』是求得解脫之道,但是『空、有』的真諦並不容易理解,沒有透過勇猛精進的大修行而體認『空』的真正道理,縱然有所認識,所認識到的『空』是對立於『有』的假空,而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超越有無對待,是絕對的絕對。」

大師感於:「凡夫眾生的妄心執假為真,總是想要擁有愈多愈好!其實,『有』就是住著,『有』就是有限,一旦生起『有』的觀念,比較、計較之心隨之生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樂趣。《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真心只有在『無住』之中才能生起。『無』,是無限,是無爭,所以體證了『無』的無限無爭,就可以在無邊的法界中乘興遨遊,隨遇而安,而能怡然自得,不為外境所染。」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1 18: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