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草衣文殊像的來歷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9-7 05:21:5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相對於顯密二教之文殊菩薩像,禪門所用之文殊菩薩像多以水墨繪之,發長,蒲衣,偏袒右肩,右手持梵篋,此像稱為草衣文殊。這種形象約始於宋代元豐年間(1078—1084),是太尉呂惠卿游五台山時命畫工所繪。而草衣文殊像的來歷,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記載在《釋氏稽古略》第四卷中:
  
  北宋神宗時,太尉呂惠卿學通內外,曾註《華嚴法界觀》,又以新意釋解《莊子》,後因戍邊來到山西。一日他閑暇無事,遊覽五台山。到了五台山中台,忽然天氣突變,暴風雷雨大作,震動山林。隨從們都驚懼躲伏。這時看到雲霧中有一物體若隱若現,狀如虯龍,在雲海中奔騰遊走。呂惠卿嚇壞了。過了一會,雨過天晴。一位童子走來,頭髮披散,深色皮膚,以蒲草纏裹充作衣裳,袒露右肩,手執梵夾佛經。
  
  童子問他們:「看見了什麼,被嚇成這樣?」
  
  呂惠卿回答:「想必是惡緣孽障,剛才風雨把我們嚇得夠嗆。」
  
  童子說:「風雨都過去了,諸位到五台山來,有何祈求?」
  
  呂惠卿說:「聽說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想有緣得見菩薩。」
  
  童子問:「你為何想見?」
  
  呂惠卿答:「我曾讀佛經,只覺意旨深廣,有些地方我理解不了,故而想見菩薩,希望能得一二指點。果能如此,我或許可為佛經作些註釋,使之流傳於世,啟悟後人。」
  
  童子說:「諸佛妙意,善順事理,簡易明白。早先大德的註釋完全貼合佛義,可為註解,也不過幾張紙而已。現今人們的註釋卻枝蔓橫出,註釋達百卷,本欲詮解佛意,卻與佛意越來越遠,實在是支解佛意,弄得佛教支離破碎。」
  
  呂惠卿指責道:「看形貌你不過是一個童子,怎敢如此大膽,呵斥註釋佛經的眾多前輩?」
  
  童子答:「此間一草一木,無非是文殊境界。對你而言,只要日常牢記萬法皆真的道理,遇事不迷,那便是真修行、真用功夫了。你自己對佛法真義尚不完全透徹明瞭,今日又何必要以凡情擾亂思慮,起這樣的顛倒夢想呢(想註解佛經)?」
  
  呂惠卿一聽,知道自己錯了,連忙頓首下拜。拜畢起來,只見童子變作文殊菩薩形像,跨上青毛獅子,隱到雲中去了。呂惠卿這才知道,自己遇上童子竟是文殊菩薩變化。
  
  他懊悔不已,心神恍惚,抑鬱回到家中。家人見他心神不定,就問何故?呂惠卿告知所以,又說:」我欲竭誠悔過,希望再次見到衣蒲童子。」
  
  於是置辦香火供品,日夜供奉不絕。過了很久,忽見衣蒲童子出現於香火之上,呵斥道:「想不到你竟這樣貪著形象。」呂太尉道:「我是想讓世人都能見到你示化的真容。」遂令畫師依樣圖畫。畫完後,衣蒲童子頃刻不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1 15: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