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傳承客家獅 匠師劉文珍鑽研獅藝一甲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傳承客家獅 匠師劉文珍鑽研獅藝一甲子

客家電視台
客家電視台/實習記者 李子筠 邱涵渝 桃園

客家獅又稱方口獅,是重要的客家文化資產,卻因比不過其它舞獅種類華麗,而漸漸失傳,今年77歲的劉文珍,是客家獅頭匠師,鑽研獅藝約60年,他不但改良了獅頭的製作方式,更不辭辛勞致力教學,努力守護臺灣的客家獅文化。 「跳,單腳跳高一點,對!對!對!獅頭拿平。」 學員腳踏七星步,雙手用力舞動獅頭,模仿獅子抓跳蚤清潔身體,動作活靈活現,眼前霸氣十足的獅頭,背後學問可不少。 客家獅製作匠師 劉文珍:「這叫做天圓方,這是地方,嘴是方形的,所以它的嘴可以打開來,這是我們的葫蘆,這是客家獅的代表,以前的人說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是功夫很深的意思,或者裝很多錢的意思。」 實習記者 李子筠:「客家獅的特別之處在於方方的下巴,可以開合發出響亮的聲音,臺灣的客家獅文化正在慢慢失傳,卻仍有人堅持製作和教學,記者現在手上拿的客家獅,就是由國寶劉文珍師傅親手製作。」 獅頭雛形刷上白膠,再一層層貼上報紙與紗布,這道工序是讓獅頭減輕重量,又更加耐用的關鍵。 客家獅製作匠師 劉文珍:「你像上面有一隻大隻的30斤,那個很重喔、很厚喔!一般人舞不起來,所以我現在開發新的,我用紗布糊這個白膠加水,一層一層去貼上去,一來又輕,二來又韌和耐用,你用紙的時候,太陽晒久了會裂開,因為這紗布比較韌,貼上去的時候有沒有,你那個紙太濕會爛掉,不行,所以說我們紗布要按下去。」 即使經過改良,獅頭製作過程仍非常耗時費工,獅頭模具糊上最少5層報紙和紗布,風乾退模後,講究一點還得再重複至少5次,等到完全乾燥再釘上靈魂方形獅嘴,最後加上彩繪貼上裝飾,耗時1、2個月,獅頭才大功告成。 客家獅製作匠師 劉文珍:「年節有看到來廟埕,過年又要舞獅又來表演,那我們是說看到,有人找我們要不要去學,我們那時候小孩子,沒什麼東西可以玩,被找去學就去學,學了有興趣就繼續學下去,我打拳跟教客家獅60年了。」 堅守客家傳統工藝超過一甲子,高齡77歲的劉文珍師傅笑著對我們說,只要身體健康,就一定會繼續做下去,他秉持初心,與客家獅舞出傳承的生命篇章。 客家獅製作匠師 劉文珍:「這些代表我們客家的文化,客家人的精神,還有我們這些這麼多,千年所流傳下來的東西,這些東西你不能讓它消失,所以我才會堅持說要把它延續下去,不可以失傳。」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1 01: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