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問:如今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修什麼行,種什麼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此外,凡夫俗人都有夫妻子女,沒有斷除淫慾,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答:如果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應具備二種修行,這樣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哪兩種修行呢?
  
  一、厭離行。
  
  二、欣願行。
  
  所謂厭離行,指凡夫眾生從無始以來,為五欲境界所牽纏束縛,輪迴生死在五道中,倍受種種痛苦煩惱。(註: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叫六道。)如果把阿修羅道合為天道,所以叫五道。如果,不能起心厭離五欲境界,想要了脫生死,是不可能的。
  
  因此,應常常觀察自己的身體,充滿了膿血屎尿,一切惡臭污穢物常常流露,極不清淨。所以《涅槃經》云:‘如是色身之牢城,有愚癡的羅剎,居止安住於其中,凡是有智慧的人,又有誰會樂意獲得此色身呢?’
  
  又經云:‘此色身乃是種種痛苦所聚集,一切種種皆是不淨,如同被木頭捆扼、被繩索束縛,如癰瘡等膿血不淨,根本就毫無意義和利益。上至諸天所得的色身,皆亦如是痛苦不淨。’
  
  因此,求生淨土的修行者,不論若行若坐,若睡眠時,若覺醒時,常常觀察身體,唯有痛苦,沒有快樂,深生厭惡遠離之心。縱然夫妻的房事不能立刻斷除,也應慢慢生起厭離之心。
  
  應當作七種不淨觀:
  
  一、觀察此淫慾的色身,是從我們的貪愛煩惱所生起的,此即是種子不淨。
  
  二、父母在貪愛交會之時,赤白的精卵和合,此即是眾生受生處的不淨。
  
  三、投生於母胎當中時,在心肺肝胃等生髒之下,在大腸小腸膀胱等熟髒之上,即是處胎時住處之不淨。
  
  四、在母胎之時,唯是食用母胎之血,即是食啖不淨。
  
  五、等懷胎滿月後臨盆,頭部顛倒向著產門,與膿血一時俱出而下,惡臭污穢膿血狼藉,此即是初生時不淨。
  
  六、人的色身只是一層薄皮覆蓋,皮膚內包裹的膿汁血液、遍滿色身的一切處,此即是色身全體不淨。
  
  七、色身死亡後,膨大腫脹腐爛敗壞,骨骸與肌肉漸漸分離、縱橫四散,乃至狐狗野狼爭相食啖,此即是究竟不淨。
  
  自己的色身既然有如此七種不淨,他人的色身也是這樣。如果能於自己所貪愛的境界,男女的色身姿態等,深生厭離心,常常觀身不淨。如果能經常觀身不淨,淫慾貪愛等煩惱,就能慢慢減少。
  
  此外,也可以作十想觀,其廣泛的內容就如經典所說。(譯註:十想者:死想、脹想、青瘀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啖想、散想、骨想、燒想。)
  
  此外,應當發願,願我能永遠脫離三界生死之中、雜食諸物的惡臭污穢,膿血不淨,耽荒於五欲境界之男女等色身。願得極樂淨土法性所生之妙色身,以上為厭離行。
  
  二、所謂欣願行,又有二種:
  
  (一)先明瞭祈求往生極樂世界的意義。
  
  (二)觀察思惟西方淨土清淨莊嚴等種種事相,然後欣喜發願求取往生。
  
  明瞭往生的意義:我人之所以求生西方淨土,是為了要救拔一切眾生的生死痛苦,然後隨即自我思量忖度,我如今沒有功德力,如果生在濁惡的世界當中,種種煩惱的境界極為強盛,而我自己尚且為業力所束縛,淪墜沉溺在三途惡道中,動輒要經過數劫之久。
  
  如此輪轉在六道生死之中,無始劫已來,未曾有一時的暫停休息,要到何時才能救度受苦的眾生呢?為此之故,應當求生清淨的國土,親近諸佛聖人,若能證得無生忍力,才能在此濁惡的世界之中,救度苦難的一切眾生。
  
  所以《往生論》云:‘所謂的發菩提心者,正是發願作佛之心;發願作佛之心者,則是救度一切眾生之心。而度眾生的心者,則是攝受一切眾生,往生於諸佛國土之心也。’
  
  發願求生淨土,必須具足二種行。
  
  (一)必須首先遠離三種障礙菩提門之法。
  
  (二)必須得到三種隨順於菩提門之法。
  
  什麼是遠離三種障礙菩提門之法?
  
  1、依智慧門,不追求自我的安樂,遠離內心貪著自身的煩惱。
  
  2、依慈悲門,救拔一切眾生的苦難,遠離惱害眾生的煩惱心。
  
  3、依方便善巧門,應當憐憫一切的眾生,希望給予安樂,因而遠離了恭敬供養自我身心的煩惱。
  
  如果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的障礙,則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之法。
  
  1、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祈求諸般快樂故。
  
  因為無上菩提乃是無染的清淨之處,若是為了自身求安樂,即染污了身心而障礙了菩提之門,是故無染的清淨心,是隨順於菩提法之門。
  
  2、安清淨心,為了拔除眾生苦難的緣故。
  
  無上菩提心乃是安隱一切眾生的清淨處,若是不作願發心救拔一切眾生,令其遠離生死之苦,即是違背菩提之門,是故安樂眾生的清淨心即是順菩提門。
  
  3、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
  
  菩提涅槃是畢竟恆常安樂之處,若不作願發心欲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是遮障於菩提門。
  
  此無上菩提,如何才能得到呢?
  
  往生淨土,常常不離佛,得到無生忍後,才能在生死濁惡的國土之中,救度苦難的眾生,大悲與智慧在內心中圓融具足,雖在一心禪定之中,但常以妙用利益眾生,圓融自在無有障礙,此即是菩提心,此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意義。明瞭彼淨土莊嚴之事而起欣喜心、願求生淨土者。
  
  因為希求心而起於憶想,緣於西方阿彌陀佛,或者是其法身,或是其報身等,金色的光明,八萬四千的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常常遍照十方法界,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捨離。
  
  又觀想彼極樂淨土七寶莊嚴微妙快樂等,其完整的境相就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中的十六觀等。常常修行念佛三昧,及布施持戒等一切善行,皆悉迴向布施給一切眾生,令其同生彼極樂國土,如此決定能夠往生淨土,此乃是所謂的欣願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1 18: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