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10-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80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4242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成吉思汗一生征戰無數,幾乎將整個歐亞大陸納入蒙古鐵騎的掌控之下,他雖以屠城震懾敵人,卻刻意不殺孩子、工匠與信使,表面看似仁慈,實則暗藏心機,只因豁免背後不僅可確保未來的人力資源,也保障了軍事補給與情報傳遞,彰顯他殘酷卻縝密的統治智慧。
根據《搜狐網》報導,成吉思汗是傑出的軍事家,蒙古地廣人稀,草原生活造就了他豪邁勇敢的性格,少年時家國多難的經歷,又讓他果敢決斷。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並不滿足於此,他持續擴張領土,許多政權因畏懼其實力而主動投降,加入蒙古鐵騎,成為其征服力量的一部分。
成吉思汗雖然戰功赫赫,但手段血腥,歷史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他每征服一座城市,通常會屠城以削弱敵人意志,使其歸順於蒙古。然而即便手段殘酷,他仍訂下明確規則,有三類人絕對不殺。
第一類:孩子
幼小無辜的孩子既不構成威脅,也有潛力成為未來戰力。成吉思汗深知,他們日後可能成為蒙古軍中的精英甚至名將,因此特意留下。
第二類:工匠
在冷兵器時代,工匠是生產武器與戰爭器具的核心。成吉思汗持續征戰,需要穩定的武器供應,因此保留工匠,保障軍隊戰力持續擴張。
第三類:信使
成吉思汗允許部分逃跑的俘虜或信使存活,以傳遞真假難辨的軍情,干擾敵人判斷。
成吉思汗的成就不僅源於果敢殺伐和高超的軍事才能,更在於他能透過恐懼掌控敵人心理,使對方自動臣服。他精準運用豁免制度,保存戰力與情報,展現出殘酷卻縝密的統治智慧,也正是這種心計,使他成為歷史上最令人畏懼的征服者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