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莊子》:真正的高手,都無需解決問題!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莊子》:真正的高手,都無需解決問題!

1.在二維空間中,一根線就像三維空間中的一堵牆,對於二維生物來說是跨不過去的,但是對於三維空間的生物來說,那就不是障礙,過之如履平地。

在三維空間中,時間就是那根線,我們無法穿越時間,所以我們總是會後悔過去,擔憂將來,不滿現在。

可是對於四維生物來說,根本沒有什麼過去、現在和將來。

所以,處於高維度,就可以消除低維度中的一切問題。

當然,在物理上我們暫時無法穿越時間,但是精神上卻可以。


在莊子筆下,就有這四種人是超越了時間維度的,真人、至人、神人和聖人。

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他們都是處於“道”的層面的,而我們普通人就算到不了“道”的層面,也是可以無限趨近於“道”的。

當我們站在“道”的角度去看生活的種種,就會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煩惱都是不存在的。

而且當我們認識了“道”,瞭解了世間運轉的規律,很多事情我們做起來也會得心應手,當然,這也需要很好的悟性,要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莊子在《齊物論》中說,萬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毀。所以一切事物無論完成或毀壞,都是歸複於一個整體的,只有通達之士才能明白通而為一的道理。

成玄英疏:“夫成毀是非,生於偏滯者也。既成毀不定,是非無主,故無成毀,通而一之。”

因此,不用成毀是非這種兩極分化的觀點看問題,而是託付於循環往復的觀點看問題,按循環往復的變化行事,無滯于一方,便無所不通;無所不通,便無所不得。

這就是因任自然的道理。順著自然的路徑行走,把萬物看作齊一的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這就叫“道”。


2.下面他講了一個“朝三暮四”的故事,辯者們竭盡心智去求一致,而不知道它本來就是相同的,這就是所謂的“朝三”。

那麼,什麼是“朝三”?有一個養猴的老人在分給猴子橡子時說:“早上給你們三個,晚上給你們四個。”

猴子們聽了都很生氣。

於是,老人又說:“那就早上給你們四個,晚上給你們三個。”

這次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

其實兩次的名與實都沒有什麼不同,而猴子卻喜怒不同,這也是順著猴子主觀的心理作用罷了。

所以,聖人不執著於是非的爭論而依順自然均衡之理,辯證地看待事物,這就叫“兩行”,即既要“因是”,又要“以明”。


所謂“因是”,就是因物自然;所謂“以明”,就是以空明的心境去觀照事物的實況,不偏滯于一方。

莊子說,若依據自己的成見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那麼誰沒有一個標準呢?愚昧的人也是有標準的。

任何生命的開始都會有死亡的結束,生命的結束也會孕育新生命的開始;當對某一事物肯定時也是否定的開始;否定中有肯定因素而向肯定轉化;由是而得非,由非而得是,因此,聖人不經由是非之途而只是如實地反映自然,也就是因任自然的道理。

此也是彼,彼也是此,彼中有一個是非,此中也有一個是非,果真有彼此之分嗎?又果真沒有彼此之分嗎?彼此都沒有它的對立面,這就是物通為一的規律。

符合道的規律才能得到它的運轉的圓機,以順應無有窮盡的發展變化。

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偏滯于一方,不懂世間運行的規律,所以總是為各種所謂的不如意煩憂。

當我們執著於“是”時,就會被“非是”所攪擾;當我們執著于有知時,就會為無知而擔憂;當我們執著于好時,就會厭惡不好。

所以,當我們沒有了是與非,好與壞,有知與無知這種分別心時,所有的煩惱和問題就會立刻消失。


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萬事萬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從彼到此,再從此到彼,循環往復,永不停歇。

與此同時,萬事萬物又都是一體兩面的,一件事情的發生,不是你認為好就好,認為不好就不好,它一定是既好又不好的。

我們不要執著於好的一面,也不要執著於不好的一面,順應事情的發展規律,知道事情與自身處於變化發展之中。

明白這一些,很多事情就可以看開些了。

(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6 00: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