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失落的樂園與未來的抉擇:穆斯林的身份危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1-7 00:45:0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失落的樂園與未來的抉擇:穆斯林的身份危機


在人類歷史的關鍵轉捩點上,總有人能夠洞見他人看不見的危機。20世紀初,愛因斯坦便是這樣的人。在1919年,當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成立、世人歡呼國際合作的曙光時,愛因斯坦卻悲觀地指出:昔日歐洲學術與藝術的共同體已不復存在,民族主義正在瓦解文明的根基。愛因斯坦提醒人們,不要把幻象當作希望,他在《失樂園》寫道:

“在十七世紀,歐洲的學者和藝術家曾擁有共同的理想,幾乎不受政治風波影響,並通過拉丁語實現了溝通與團結。今天,這樣的統一已經成為失落的天堂。民族主義撕裂了學術共同體,拉丁語也逐漸消失。學者們不再屬於一個世界性的共同體,而是代表著狹隘的民族傳統。如今,倒是政治家和事務家在推動國際理念,國際聯盟的建立便是其中的例證。”

愛因斯坦顯然看到了別人所忽視的東西,他的洞察超越了常人的認知與道德尺度。當別人歡慶所謂的成功時,他卻在歎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人們往往把失敗當作成功,把陰暗誤認為前景。難怪他被稱為天才,他的名字幾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詞。

在愛因斯坦眼中,當時在歐洲迅速蔓延的民族主義是一顆無法治癒的毒瘤。它源于西方文明偏離了啟蒙和人文主義的統一原則,而這些原則曾經是西方文明的基石。結果,這種越來越分裂和歧視的文明可能會把西方乃至整個人類推向悲劇性的結局——甚至是原子戰爭般的末日。

今天,穆斯林世界同樣面臨類似的困境。

消逝的穆斯林樂園

更令人憂心的是,在愛因斯坦所處的年代,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穆斯林世界也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整個穆斯林共同體(烏瑪)的未來懸而未決。穆斯林必須作出關鍵抉擇,這些抉擇將決定他們是否能夠守護過去的遺產,並為未來找到方向。

不幸的是,穆斯林烏瑪的一次次的失敗讓“兄弟情誼、團結和哈裡發制度”這些神聖的理念逐漸消失。古蘭經的語言阿拉伯語曾是烏瑪的宗教、文化和文明的共同語言,現如今,它似乎也不再發揮昔日的作用。穆斯林國家獲得民族獨立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些價值仍未被重新拾起。

結果,穆斯林失去了思想與文明的指南針,他們的努力看似熱烈,卻總是走進死胡同。受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民族主義的影響,穆斯林之間彼此爭鬥不休,把大量精力浪費在內鬥上,卻忽視了真正的外部威脅,能夠體現伊斯蘭精神的東西寥寥無幾。最令人遺憾的是,安拉的戒令被棄若敝履。

穆斯林世界仿佛沒有出路,穆斯林不僅失去了今世的“樂園”,還人為地接受了一種“地獄”的範式。甚至可以說,愛因斯坦的感慨也在某種程度上觸及了穆斯林世界。

然而問題在於,穆斯林到底是如何看待和判斷世界的?為什麼我們會把西方文明的衰落看作值得效仿的道路?西方的分裂、民族主義、疏離、衝突、無神論和世俗主義,這些負面因素究竟有什麼吸引力,讓我們覺得比伊斯蘭的道德價值和文明標準更珍貴?

更糟的是,西方的墮落已經證明,那所謂的天堂不過是幻影。經歷了反思和嚴峻挑戰之後,人們終於認清了現實,並被徹底拋棄。

相比之下,伊斯蘭文明的輝煌與黃金時代卻是真實的,其價值在穆斯林民族的興衰沉浮中一次次得到驗證。然而,如今在經歷了同樣的挑戰後,穆斯林卻被誤導,遺忘了方向。最終,在無知和潛移默化的西化影響下,他們放棄了伊斯蘭以及其文明遺產。

人力資本與辨別是非的能力

無論我們如何解釋穆斯林當下的困境,幾乎都是老調重彈。那些理由被說得太多,已經成了空洞的口號,我們的演講言辭華麗,但缺乏實際行動。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值得強調,這或許能帶來新的思考。

我們必須承認,當今的穆斯林世界,嚴重忽視了伊斯蘭信仰、古蘭經、聖訓、兄弟情誼和團結的重要性,並用外來的、不合適的替代品取而代之。根本原因在於,在很多穆斯林的身上,真實的伊斯蘭知識和道德力量已經喪失。說到底,這只能怪我們自己,我們與伊斯蘭和伊斯蘭文明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可是,伊斯蘭恰恰是我們穆斯林存在的根基。

在這種真空下,西方憑藉虛假的宣傳和強勢的脅迫手段,迅速填補了空白。穆斯林因為失去批判的能力,缺乏精神的參照,無法看穿西方文明的表像,最終陷入迷惘,盲目跟隨。

換句話說,穆斯林與自己的歷史和身份脫節,我們已經不再是自己。我們失去了判斷和掌控事件的能力,敘事和命運都被他人操控。我們無法辨別真偽與對錯,陷入盲目和困惑,猶如大海中的孤舟,任憑波濤擺佈。

此後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結果”,就像冰山一角——表面雖可怕,但真正龐大而可怕的部分隱藏在水下。

這個比喻意味著什麼?答案依然在古蘭經中。像一切問題一樣,只要人們願意去尋求,並以正確的方式接近,就能找到答案。

古蘭經的“甄別真偽”

古蘭經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furqan”,意為“區分真偽的是非標準”。它在經文中出現過七次:其中五次與安拉的啟示有關,尤其是賜給先知穆薩的《討拉特》(律法書)以及作為人類最終啟示的古蘭經;一次出現在伊斯蘭最早、最關鍵的白德爾之戰,當時真理與虛妄被徹底分開,改變了伊斯蘭乃至世界的未來;還有一次與穆斯林的成長與信心建設有關。

第三種情況尤其關鍵。古蘭經明確指出,如果穆斯林敬畏安拉、履行對真主的責任(泰格瓦,taqwa),真主就會賜予我們甄別真偽的標準(furqan),消除我們的邪惡,並寬恕我們的過錯(《戰利品章》8:29)。換言之,我們會被啟迪,被賦予力量,從而看清、分辨,並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命運,在文明建設中始終保持主導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啟示和白德爾之戰中的 furqan 是集體性的,而這裡的 furqan 是個人性的。這意味著,當一個穆斯林把古蘭經當作 furqan,並以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的生活榜樣為準則(白德爾之戰便是典範),他就踏上了通過泰格瓦來塑造精神身份、提升品格的道路。

在這個階段,安拉承諾穆斯林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那就是 furqan 的境界。這是伊斯蘭中精神、道德乃至智慧的巔峰。它是一整套理解事物真相的標準,不多不少,完全契合真理。唯有如此,穆斯林才能真正看見、理解、抉擇並付諸行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在這一處,furqan 前使用的是不定冠詞“一個(a)”,而在其他地方都用的是定冠詞“the”。這說明:每一個合格的穆斯林都會得到一份與其需求和能力相匹配的 furqan,完全契合自我實現的需要。

歷史證明,正是伊斯蘭、古蘭經和泰格瓦三者之間的互動,讓穆斯林個人和群體獲得了力量,而其核心支點就是 furqan。毫無疑問,這種關係一旦破裂,穆斯林就會失去創造力,從領導者淪為追隨者,從世界的生產性力量變為停滯和麻木。換言之,穆斯林失去了洞察智慧的透鏡,判斷的角度被徹底扭曲。

這一點也體現在穆斯林先賢們經常誦讀的一則祈禱辭中:“安拉啊,請讓我看見真理就是它本來的真理,並賜我追隨真理的福分;讓我看見虛妄就是它本來的虛妄,並賜我遠離虛妄的福分。”

顯然,追隨真理、遠離虛妄的前提,是認清它們的本質,並將這種認知落實在行動中。

穆斯林歷史中曾出現無數思想、靈性和科學的巨人,他們如同愛因斯坦一般,守護文明免於衰落。他們的遺產提醒我們,那段真實存在的“樂園”如今卻被時間掩埋。雖然愛因斯坦的評論是針對西方文明的,但它同樣深刻地提醒穆斯林——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通往救贖的道路在哪裡?

唯一的前進之路

至少,前進的方向是明確的:必須把 furqan 的權威——也就是感知、分辨、判斷真偽和行動的能力——紮根在穆斯林的心靈和思想中。作為根本原因,它必然會帶來理想的結果。既然生活遵循因果規律,如果不觸及 furqan 卻想解決穆斯林的困境,到頭來只會是徒勞無功。如果只想看到結果,卻不去解決根源問題,那就只能寄希望於奇跡。而眾所周知,真主奇跡顯現的時代已經過去。

既然所謂的“西方天堂”本就是幻影,那麼,唯一能為我們帶來希望的,就是伊斯蘭、穆斯林和伊斯蘭文明。然而,這並非一句口號,而是一條艱難的道路。要實現這一點,穆斯林必須真誠地回歸信仰,建立一個以伊斯蘭至高理想為基礎的共同體。任何指望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這些目標的想法,都是幻想,我們必須從19世紀20世紀那些令人羞愧的失敗中吸取教訓。

脫離了伊斯蘭,穆斯林就沒有未來。逝去的繁榮無法復原,而後世的天堂,唯有通過今世的“樂土”才能獲得保障。

(伊斯蘭之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7 18: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