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1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且看日本何時驅逐薛劍
目前雙方只有口頭譴責
打到痛點說法是在自慰
### 事件背景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Xue Jian)於2025年11月8日在社群平台X上轉發日本媒體報導,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在國會質詢中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立危機事態,並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發言,發表激烈言論。他寫道:「那種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你們做好覺悟了嗎?」(日文原句為「勝手に突っ込んできたその汚い首は一瞬の躊躇もなく斬ってやるしかない。覚悟ができているのか」),並附上憤怒表情符號。此言論被廣泛解讀為對日本首相的暴力威脅,引發日本政界、媒體與網路輿論強烈反彈。
薛劍隨後刪除該貼文,但繼續發表相關激烈言論,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是日本部分愚蠢政治家選擇的死亡之路」,並批評日本違反「戰敗國義務」。薛劍過去亦有多次強硬發言紀錄,例如2021年稱「台灣獨立=戰爭」,曾遭日本議員質詢。
### 日本政府的回應
- **嚴正抗議**: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於11月9日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正式提出強烈抗議,稱薛劍的言論「極為不恰當」,並要求中國政府妥善處理。
- **官房長官表態**: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於11月10日記者會上表示,已強烈要求中國刪除相關貼文,並強調薛劍多次有不當發言紀錄,但未直接回應是否驅逐。
- **當前立場**:截至2025年11月11日,日本政府僅止於外交抗議層級,尚未宣布將薛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並驅逐出境。木原稔在回應中避談驅逐可能性,顯示政府傾向「冷處理」以避免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
### 中國政府的回應(更新)
-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2025年11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正式回應事件。林劍未譴責薛劍的言論,反而為其辯護,稱薛劍的個人發文「針對的是妄圖將台灣從中國領土分裂出去,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錯誤、危險言論」,並指責日本媒體「刻意炒作」以混淆視聽、轉移焦點。林劍同時批評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負面、消極言行」,包括高市早苗的國會發言,稱其「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並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 **林劍的「三問」**:林劍質問高市早苗:「到底想向台獨勢力發出何種信號?是否企圖挑戰中方核心利益、阻撓中國統一大業?究竟想把中日關係引向何方?」他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干涉,並指日本曾殖民台灣,妄圖介入台海事務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挑釁。
- **其他態度**:林劍表示,中方高度關切日本右翼分子及網絡上的針對中國外交官的「極端和威脅性言論」,要求日方嚴肅調查和遏制。此回應被日本媒體及評論者視為中國「戰狼外交」的延伸,強化了事件的外交對抗性。
### 輿論與呼聲
- **日本政界**:福島縣議員渡邊康平等人在X上公開呼籲,依《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驅逐薛劍,視其言論為「宣戰性」威脅。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批評,林劍的辯護坐實薛劍言論非個人失言,而是中國官方態度的反映,凸顯「戰狼外交」的傲慢與失控。
- **媒體與網民**:日媒如《每日新聞》、《讀賣新聞》、《產經新聞》廣泛報導,網友批評薛劍「野蠻」與「缺乏外交常識」,並對中國外交部回應表示失望。台灣媒體如Newtalk、ETtoday、聯合新聞網亦高度關注,視事件為中日台三邊緊張的縮影。學者林泉忠分析,此風波雖源於高市言論,但薛劍的非理性表述已轉移焦點,恐惡化中日關係並影響在日華人處境。
- **中國回應**:薛劍本人迄今無個人回應,中國官方透過林劍採取強硬辯護策略。
### 結論:日本政府目前不會驅逐薛劍
基於最新報導,包括中國外交部林劍的回應,日本政府尚未有驅逐薛劍的具體行動或計畫。雖然事件發酵迅速,且林劍的辯護進一步激化對立,但官方回應仍限於抗議層級,顯示考量中日雙邊關係穩定,避免升級為外交危機。薛劍作為總領事享有外交豁免權,驅逐需經高層決定,若無進一步挑釁,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未來發展可能視輿論壓力或雙方後續態度而定,建議持續關注日媒及中國外交部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