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堯﹝Yu Chen Yao﹞﹝1898 ~ 1993﹞
余承堯生於福建永春縣,早年投筆從戎,1920 年東渡日本,於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又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鑽研戰術。返國後服務軍旅,1946 年以中將退伍,1950 年輾轉來台,經營藥材生意,餘暇則讀書、作詩、作畫、寫字自娛。他從 56 歲開始作畫,沒有師承,僅以大自然為師,他以細碎密結的筆法,皺擦出山岩,再由多塊山石或山峰結組密實的山形。本館收藏的「山高多險峭」就是這類峰峰相連的峻奇山水,他的自家山水,展現獨特的創作語言。
山深人不住
1970 年
設色‧紙本
121 x 56.5
舟發好景轉峰處
1958 年
設色‧紙本
43 x 57
灩之谷
年代未詳
設色‧紙本
34.5 x 45.5
===============================================
中華民國
溥儒﹝Pu Ru﹞﹝1896 ~ 1963﹞
溥儒,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的曾孫,恭親王訢的孫子,載瀅貝勒的次子。因此,當他成年後的書畫作品上,常常用「舊王孫」印章或署名。
溥儒從小就跟隨宮廷畫家學習書法,臨摹家藏各代名家墨蹟幾盡。青年時代到德國留學8年,獲得生物和天文兩博士學位後返為中國。然後就隱居在北京西山的戒檀寺,潛心研心丹青,謝絕一切交際,前後長達 10 年之久,故取號「西山逸士」。
溥儒的山水畫宗法宋元,以淡雅見長,較少烘染,著重線條鉤摹。繪畫不圖功利,無一點「商品氣息」,整個畫面充滿著一種和諧的靜謐之氣。他初次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就一鳴驚人,贏得美術界人士的肯定。30年代中期與張大千齊名,以他們的山水畫成就分峙南北畫壇,被譽為「南張北溥」。在北京,他的山水畫則被推崇是「國畫北派青綠山水正宗首座」。大陸淪陷後,移居臺灣,與張大千、黃君璧三人,成為台灣畫壇中的最傑出的國畫大師,被大眾稱為「渡海三家」。
高士圖
紙本‧設色,60.1 x 28.8
故宮博物院藏,台北,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