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14
 - 最後登錄
 - 2014-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11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3779
 - 相冊
 - 8
 - 日誌
 - 46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水漾甜心 於 2011-10-31 09:47 編輯  
 
 
 
 
民國政府自1948 年(民國34年)遷台,初期財政狀況極為艱困,各項建設均非常落後, 
為籌措建設經費乃訂定『台灣省愛國獎券發行辦法』,省政府財政廳特委託台灣銀行 
於民國 39年 4 月 11日 正式發行愛國獎券,同時提供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民國39年4月11日至1987年12月27日,共發行了1171期。 
獎券每聯發售金額,首期為15元,第二期降為5元,之後陸續增加到 
10元、20元、50元,至第一千期時,增為100元。 
第一特獎獎額由首期的20萬元~逐漸增加到第一千期的1,000萬元, 
(當時相當於台北市精華地段1棟兩層樓房的價格) 
1-314期 -----20萬-------- 1950-1963年代 台北市鬧區兩層樓獨棟房價 
315-576期-----25萬--------- 1963-1970年代 
577-785期-----50萬--------- 1970-1976年代 
786-999期-----100萬--------1976-1982年代 
1000期------1000萬------1982 慶祝發行1000期擴大發行並提高金額 
 
 
 
 
 
 
 
67年一張20元愛國獎券~76年1171期末代愛國獎券 』 
愛國獎券發行初期時的盈餘主要用於政府之各項建設,隨著社會安定、國家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增加 
等等時空背景的變遷,愛國獎券的盈餘就以配合社會福利政策之需,全數用於社會福利事業。 
取之於大眾,用之於大眾」的思考模式較不受爭議,但其存廢問題則一直被學者專家們討論。 
基於愛國獎券唯一獨占企業,故其盈餘亦屬獨占利潤,如此豐厚的財源,如其用途放之於公共建設 
增強國家競爭能力或造福社會弱勢團體等事務上,當無可厚非。政府發行愛國獎券本希望能夠滿足需求 
並善用效益,而民眾亦是希望花個小錢原發財夢,但囿於普羅大眾的旺盛賭性,且愛國獎券的中獎金額 
已不能滿足預期中獎的盼望時,另類彩券的現身,如民間大家樂的對獎依照愛國獎券開獎號碼 
就造成社會風氣的變質。政府為遏止不良的賭風,乃強行於1987 年12月27日正式停止發行 
愛國獎券被迫走入歷史。發行1171期,共37年。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