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67|回覆: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我國姓氏的歷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2-5 19:33:3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姓「姬」、「姒」、「媯」、「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以國名為氏
以邑名為氏
以官名為氏
以職業名為氏
以住地之名為氏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
以貴族的字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讚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不過其實中文姓氏的形成來源眾多、情況複雜。例如有以下幾種:

來自出生地、居住地(包括住家附近的事物)、封國、封地:如賴姓、陳姓、馮姓、魯姓、杜姓、謝姓、楊姓、董姓、蔡姓、呂姓、趙姓。
先人的名字、廟號、諡號:如張姓、牛姓。
先人的爵位、官職:如史姓、上官姓、司空姓、司馬姓、司徒姓。
職業、技藝:如陶姓。
以事為姓:如松姓。
次第:如伯姓、孟姓。
帝王賜姓:如鄭姓、朱姓、李姓、趙姓等。
少數民族漢化:如元姓、劉姓、金姓等。
因避諱、遷徙改姓或音變、形變而得的姓氏:如求姓、邱姓(因避諱孔子的名「丘」)、諸葛姓。


據統計,我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近一萬二千個姓氏,其中單姓五千多個,雙字的為四千多個,三至九字的姓氏則二千多個。
現在通用的姓氏約有四千七百多個,其中單姓居絕大多數,雙字姓氏一百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見。最常用的一百個姓氏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漢族中,平均每三十二萬人共用一個姓氏。


以下是內政部公布目前台灣的100大姓氏人口排名:
1~25位     陳 林 黃 張 李 王 吳 劉 蔡 楊 許 鄭 謝 郭 洪 邱 曾 廖 賴 徐 周 葉 蘇 莊 呂
26~50位   江 何 蕭 羅 高 潘 簡 朱 鍾 彭 游 詹 胡 施 沈 余 盧 趙 梁 顏 柯 翁 魏 孫 戴
51~75位   方 宋 范 鄧 杜 傅 侯 曹 薛 丁 卓 馬 董 唐 藍 蔣 石 溫 古 紀 姚 黃 連 馮 歐
76~100位 程 湯 康 田 姜 汪 白 鄒 尤 巫 鐘 塗 阮 龔 黎 韓 嚴 袁 金 童 陸 夏 柳 凃 邵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1-1-27 13:09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11-4-23 22:01:32 |只看該作者
看了這篇以後解答了我不少長久以來的疑惑,真是太感謝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1-4-17 23:23:33 |只看該作者
每個姓氏後面都有一段故事
還滿有趣的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1-4-17 22:31: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5 cb雲 的帖子

我的祖先真的有那麼偉大過?!我都沒聽說... 不過還是感謝啦!

Rank: 4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1-4-12 08:09: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3 b33601 的帖子

周平王太孫赤之後,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濁父先他而死,濁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後,赤繼承王位,但因勢力不如胞弟強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晉國。其子孫也因是王者之族,以王為姓,是為山西王氏。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3 感謝您熱心幫助會員解決問題,論壇需要您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1-4-11 19:26:09 |只看該作者
非常感謝cb雲大大幫找我蒙姓資料。

感恩...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1-4-3 18:08:10 |只看該作者
那我的山西太原王氏咧?

Rank: 4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1-3-13 05:53:4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1 Q小野狼Q 的帖子

中國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研究中心專家解釋:1、高陽氏之後封于蒙雙 (故城在今河南商丘東北二十二裡),即莊周所居之地,後以邑為氏;2、蒙山氏之後有蒙氏;3、春秋時期楚大夫居於蒙 (古城在今湖北荊蒙西之西山),以地名為姓氏;4、唐時,南詔蒙氏父子入中原後以蒙為氏;5、清時,貴州都勻府土司有蒙姓,始于明朝。

《 本帖最後由 cb雲 於 2011-3-13 07:10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3 感謝您熱心幫助會員解決問題,論壇需要您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11-2-25 23:05:28 |只看該作者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蒙姓的起源跟由來啊?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1-2-21 12:15:55 |只看該作者
敢問要怎麼在沒有家譜及祠堂的情形下知道自己家族的關係阿?我很想知道我們家族跟首位來本地開墾的先祖(跟隨鄭成功先生來台護糧有功的,據說後來遇到蕃人出草,被砍下頭,頭至今沒找到)有沒有關係,只有一份大學時修台灣歷史通識的作業,是在我家區公所申請的日據時代戶籍資料,裡面有很多很多我不認識的祖先名字(老爸這邊的家族),裡面有寫籍貫(主要劃分閩、客、蕃人),每位祖先都是"閩",每位居住地都是在本地,而老媽那邊我只聽大舅講過,曾有祖先敎過漢書(忘了哪個輩份),然後我曾祖父是本地排名第三的有錢人家,曾祖父(也就是大舅的祖父)抱著大舅,指揮下面三十幾個家丁...,大概就只知道這樣了,也沒聽說過我家有祠堂或是族譜之類的,而夫家跟娘家的親戚幾乎都是住在本地(夫家的神祖牌寫"太原",祖先墓碑寫"銀同",娘家神祖牌寫的也是"銀同"),想必跟這個地方有根深蒂固的淵源!據我後來查證的資料,太原在現今山西省,銀同是古稱,又稱銀邑,現稱同安縣,位在福建省;神祖牌指得是姓氏的發源地,墓碑指得是家族遷徙台灣前位在大陸的家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6 04: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