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7
- 相冊
- 1
- 日誌
- 0
![Rank: 1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狀態︰
離線
|
清 乾隆二年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底刻「後赤壁賦」全文)
呂二0六二補32/故雕182/院1971
高1.6公分 縱1.4公分 橫3.4公分
作者選用一個橄欖核雕出一件核舟,舟上門窗具備,開闔自如,艙篷上雕刻席紋,舟上椲杆直立,旁備繩索與帆,艙內桌案上杯盤狼藉,東坡與二客坐於艙內,艙前童子三人,舟子一人,船尾舵手一人,舟上共計八人。舟底毫芒細刻「後赤壁賦」全文三百餘字,行書刻款:「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章恭製」。乾隆丁巳即乾隆二年。民國十三年(1924)溥儀出宮時收貯在養心殿華滋堂或燕喜堂的「紫檀多寶格提樑長方盒」中,或許因為這件多寶格內所收貯的小文物有兩百餘件,民國十四年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小組人員清點時未曾發現這件小核舟,後再度點查遂發現之,故其原點查號之分號加一「補」字。
陳祖章是來自於廣東的牙匠,雍正七年(1729)署理粵海關監督祖秉圭將他選送進京,但是雍正朝他在內廷的表現似乎不甚突出,每月的錢糧銀只有三兩,但在此件核舟完成當年年底,卻蒙加薪為每月錢糧銀有十二兩,成為《活計檔》中有錢糧銀紀錄的匠役中每月所支錢糧銀最高者,不知與這件核舟之成做是否有關?此後他也由雍正朝的普通牙匠躍升成為乾隆初年最重要的牙匠。
陳祖章於乾隆七年(1742)十一月即因「年邁眼遲,不能行走,懇祈回籍」,並懇請由其子陳觀泉陪同回廣東,檔案中未曾說明陳觀泉進京時間,或許雍正七年即開始以副手或助手身分陪同父親在宮廷內服務。
自明代以來,蘇州一帶即一再出現擅長雕製核舟之匠役,清初江南承繼明朝遺緒,當地仍有擅長雕製核舟之匠役,嘉定封氏雖以刻竹著名,亦擅長果核雕刻,封錫祿供奉內廷時曾有人見他用桃核雕製核舟,舟底鐫刻兩行細字,乃蘇軾〈前赤壁賦〉中的兩句:「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陳祖章是來自廣東的牙匠,卻能雕製出如此精巧雅致的核舟,可見得自雍正七年進入內廷後,他在當時宮廷內盛行蘇州地區雕刻藝術的氛圍下,也不免受其影響,使得這件核舟成為乾隆初期宮廷內「蘇州樣,廣州匠」的實例。 |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