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基督教思想淵源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2 16:31:5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前言: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巴勒斯坦,與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樣,有它的產生背景及思想淵源。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當中汲取了很多異教的教義,例如巴比倫、埃及、波斯等地的神話傳說,威利斯‧沃爾克說得很中肯:

「基督教進入的並不是空空如也的世界。當其興起之時,人們頭腦已充滿著關於宇宙、罪、賞罰等種種觀念。基督教不得不對付這一切。基督教不可能建立在處女地上,而必須將已經存在的各種思想作為材料構。」


歷史背景:




猶太教的遠古傳說有很多是承襲其祖先在兩河流域所受的各種宗教及神話觀念影響,公元前721年亞述人滅以色列國和公元前597,586年新巴比倫王滅猶大國,俘虜大批猶太人去兩河流域後,猶太人在當地受巴比倫文明更明顯,“巴比倫之囚”結束後,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把這些巴比倫宗教概念也一并納入自己的經典中。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率軍攻佔巴比倫,讓流亡的四萬多猶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從而結束猶太民族的“巴比倫之囚”。從公元前539年到前333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滅波斯帝國,巴勒斯坦處於波斯統治之下,波斯統治者為了抵擋埃及與希臘人入侵,對猶太人採取綏靖政策,讓一部份猶太人返國,並允許保留其民族信仰,從波斯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文士曾與巴比倫、波斯的各種信仰相接觸,當其編纂猶太經文,思考神學問題時,波斯宗教中一些觀念便潛移默化於內。

古希伯來人離開兩河流域後曾去埃及居留,《聖經》上亦曾說以色列人在埃及共有430年,後由摩西帶領出埃及,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攻陷耶路撒冷,曾把猶太人充軍或放逐到埃及亞歷山大城,公元前301年,埃及總督托勒密亦曾將上萬猶太人運往埃及亞歷山大城,上述接觸,使猶太教在形成過程中長期受到古埃及宗教神話影響,進而一道遺傳給基督教。埃及宗教神話中較為流行,對基督教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創世說,奧西里斯死而復活的觀念、對死後審判的描述、對陰間地界的描繪,以及救世王來臨的傳說。

基督教在其產生和形成過程中,深受當時流行的古希臘哲學影響,在基督教思想體系得以創建和確立時期,吸納了大量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斯多葛派哲學的元素。




督教教義元素的追溯:




創世、伊甸園:

我們可以看出,《舊約》中的伊甸園、創世信條乃直接取材自巴比倫文化;“伊甸”本是巴比倫人對幼發拉底河下游沖積平原的名稱,後在古希伯來語中引申為“一個可樂之地”的含義,從而發展出基督教的地下樂園之說,創世和洪水傳說則可從兩河流域的古代碑碣、泥磚上查考出,1874年,英國亞述學家史密斯二去尼尼微,搜獲大批記載《太陽史詩》的碑碣,其中的“吉加美士史詩”泥版透露出重大秘密,它記載了創世傳說以及第11日“洪水”及描述洪水得救的故事。

猶太人在接觸了巴比倫的創世故事,便據此產生了現在舊約《創世記》的創世神話,故此可以發現很多巴比倫神話的痕跡,例如巴比倫的始祖名為阿當米(Ademi),猶太人便以亞當(Adem)為其始祖之名(2)。目前世界使用的七日一星期制度也是來自古代兩河流域的星神祟拜,當時人根據月亮的盈虧制定太陽曆,每月分為四周,每周分為七天,並認為年一星神主管一天,太陽神主管星期日(Sunday),月神主管星期一等等,這些星期制度被猶太人吸收後,便成了七日創世神話了。而聖嚴法師更分析古巴比倫的宗教儀式時指出古巴比倫人把每月的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及二十八日定為大凶日,停止工作,這種習俗為以色列民所繼承並發展為安息日(3)。附帶指出,現今的基督徒視星期天(Sunday)為安息日是一個莫大的誤解,因為星期天本是羅馬人休息紀念太陽神的日子,(Sunday)顧名思義就是太陽的日子,而且它是一周的開始,而不是一周的終結。

古巴比倫宗教中創世神話見於《巴比倫史詩》,其編寫時間約為公元前1751至1171年間,史詩說到創世前只有一片混沌的水,稱Tiamat和Apsu,二者結合而生諸神,先有Lahmu和Lahamu,後出現大神安努‧伊亞殺死阿卜蘇,以其屍建神廟,提阿馬特反對諸神創世,諸神殺提阿馬特,馬爾杜克又將提阿馬特分屍兩半,一半造穹蒼,一半造大地,又割斷提阿馬特的頭,用其血及泥土混和創造人類...這些創世神話後來被基督教吸收,例如《創世記》中上帝造天地時“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把光暗分開”,“將水分為上下”等,皆受古巴比倫神話影響。

除了古巴比倫的創世神話,古埃及的創世說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希伯來人的創世觀念。也古埃及曾流行三種創世說,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為赫利波利斯之地的創世說,它認為世界原是一片浩翰無際的瀛海,宇宙的結構被描繪成空氣神雙手高舉蒼天女神,下面躺著地神。

洪水滅世:

根據1874年英國亞述學家史密斯兩河流域發掘出的碑碣、泥磚,《吉加美士史詩》記載著眾神會議決定以洪水滅世、得救義人從船上放出鴿子等巴比倫神話傳說,亦是後來希伯來人《舊約》中的洪水、挪亞方舟神話之藍本。

耶和華、聖母及耶穌形象:

波斯帝國所在的古代中亞細亞,其早期宗教是在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時在伊朗游牧部落的宗教崇拜中,戰神具特別意義,光明的神阿胡拉馬達最初乃是一個部落神,約在奴隸制國家形成初期才升華為全波斯的主神,基督教《舊約》的耶和華形象充滿著爭戰形象,不得不說是受著波斯宗教的影響。

波斯人早期崇拜的太陽神密特拉,在瑣羅亞斯德教興起後巳不再被波斯人提及,但其崇拜活動繼續流傳,後來發展成羅馬帝國的密特拉教,對早期基督教的形成有一定影響,這一太陽神誕生之日也曾為基督教聖誕節日期的確定提供過根據。

在埃及神話中,作為奧西里斯之遺腹子的荷魯斯乃人間的國王,他被描繪為一個由其母親伊西絲女神哺乳的嬰兒,或坐在伊西絲膝上的男孩,伊西絲女神也成為愛情和忠貞之妻的象徵,她懷抱著荷魯斯的形象就像哺乳聖母的形象相似,更往往被認為是後來基督教中聖母馬利亞懷抱聖嬰耶穌之形象原形。

波斯宗教的末世論和最後審判說對於基督教有過影響,基督教早期流行的 “千禧年”之說即可找出某種淵源關係,而波斯宗教中有關救主掃希安特的傳說也對形成基督教的“人子”(即救主耶穌)觀念產生一定影響。




善惡二元、末日審判、天堂地獄觀:

這裏所談及古埃及宗教神話大體為公元前25世紀至公元4世紀在埃及各地曾流行的宗教觀念和神話,埃及宗教起源於氏族圖騰崇拜,各地的保護神多為動物形象,其後發展成天體與動物崇拜結合起來,從而使日、月、光明諸神具較高地位,埃及宗教與巴比倫不同之處在於它信仰神對死者的審判和死人復活,相信死者靈魂要進入陰間接受審判,並將有著來世的生活,這些觀念曾為基督教的末日審判與地獄之說提供了素材。

關於死後審判的詳情載於《生命書》,而在《死者書》中也常有這種冥國審判的插圖,它描繪墓地神安努畢斯牽連受審者進入奧西里斯的審判法庭,被判為義人之魂由奧西里斯及其子荷魯斯迎入死後王國,享受冥世福樂,被判為不義者則連人帶心都被等候在旁的惡獸吃掉,這類景象反映了埃及人對來世、死後生活、地獄與處罰、善惡報應的認識,基督教中的來世生活、末日審判、天堂地獄、靈魂得救等宗教觀念在此已見端倪。

古代波斯流行的宗教為瑣羅亞斯德教,該教主張善惡二元論,認為世界一切光明與黑暗、善與惡、幸福與痛苦的鬥爭都可歸結為光明的神與黑暗的神的鬥爭,人則有自由選擇的意志,鬥爭的結果為光明的神得勝利,隨之根據死人生前的言行進行審判,通過“裁判之橋”而決定受害者上天堂或下地獄。

波斯宗教記載主要見於其聖書《阿維斯陀》,古經除了記述伊朗的宗教神話、贊歌、禮儀、戒律外,還包括其民族起源、歷史、民間傳說、英雄史詩等內容,波斯宗教中對天使、魔鬼的描述,以及其末世觀念和末日審判等之說,無疑都對當時的猶太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更為基督教所繼承,至於波斯宗教發展第三階段的摩尼教,對基督教更有上面直接的影響,羅馬帝國後期的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前就一度信奉摩尼教。

原罪、魔鬼:

基督教中有關魔鬼或蛇的論說在某種程度上亦取材自波斯宗教的魔鬼論,據說魔鬼乃黑暗之神阿格拉曼尼所造,稱“黑暗之子”,魔鬼以阿格拉曼尼為首領,下屬六個大魔頭,統率各路鬼群。總之,波斯宗教的世界末日、最後審判、死後復活、救主降臨等觀念皆大大影響基督教教義,而波斯宗教的魔鬼論則在猶太--基督教中演化成人的原罪,塵世邪惡的說教。(4)

而根據聖嚴法師的分析,猶太人魔鬼的觀念是受到古波斯祅教的啟發,祅教主張光明之神與黑暗之神不斷在鬥爭,這種觀念後來演變成為上帝與魔鬼,而基督教的魔鬼撒旦(Satan),其名則取自古埃及的惡神沙特(Sat)。(5)

受難、救贖觀念:

基督教的受難、復活之說也有古巴比倫傳說的痕跡。基督教中的“受難”觀念,亦受到古巴比倫中的宗教風俗影響,在古巴比倫有一種風俗,每年選一已定罪的犯人,使他穿上國王御袍,坐在寶坐上,行樂五天後便將他剝去衣服,加以鞭苔,然後木框貫體處死,這種情況使人想起彼拉多兵士給耶穌穿上紫袍,當作猶太國王,然後拉到十字架,這種作為被殺犧牲在古代社會是十分普遍的,象徵古代社會領袖享有社會權力及與其承擔責任緊密相連,具有“受難”意義的是,遠古被殺這種活人祭神在古代者往往是社會地位最高的人,如酋長、巫師。隨著階級社會及統治者權勢的增大,這種風俗遂出現戲劇性轉變,即找一位替代者看作國王,然後將之犧牲處死,這樣國王享受著一個巫師長的各種權力而不需負他的責任,基督教中耶穌受難故事在外觀上與上述古巴比倫風俗最為接近,基督教藉此強調耶穌乃為世人贖罪。

聖嚴法師在分析原始人類的宗教儀式時也指出原始種族存在贖罪觀念,他們自感身體污穢不淨,以沐浴、灌水等儀式來潔淨身體,這些儀式對耶穌的贖罪思想也產生影響。(6)

復活、新天新地:

復活觀念在基督教中也得到有機結合,古巴比倫宗教紀念青春之神杜木玆復活之風俗亦影響基督教,據傳每年一當杜木玆要離近,閃族男女皆為他舉行哀典,但春天一到,杜木玆重返人間,枯死的大地又充滿生機,這種“迎春節”發展到後來,遂被基督教改造成“復活節”。(7)

在古埃及,奧西里斯死而復活神話廣為流傳,對基督教的復活觀念也影響深遠。相傳奧西里斯原為埃及之王,其弟塞特為爭王位而陰謀將之害死,並切屍十四塊,扔到埃及各地,奧西里斯之妻伊西絲將分散碎屍找回拼合,結果感孕生子荷魯斯,荷魯斯長大後打敗塞特,為父報仇,交戰中荷魯斯失去一目,後來為了救活奧西里斯,荷魯斯又把奪回的此目讓其吞下,從而使他死而復生,奧西里斯復活後不願再留人間,往冥府稱王,成為陰間主宰,為此,古埃及人每年都要舉行長達十八天的祈祝盛典,還有一種傳說為奧西里斯死於公元前3000年阿太爾月17目,其復活之日則為此後第三天,他的信奉者尊他為“西去另一世界的人們之中為首的一個”,這種說法與後來基督復活之說極似,如《哥林多前書》就言及“基督已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由此可見,奧西里斯的復生便是基督復活的先兆。

在古埃及也曾流傳過關於救世王降臨之說,據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預言記載,當一地區遭受災禍役就會有人預言將會有一個大能的國王來臨,他將開創一個幸福、和平、正義的時代,從這種救世王降臨之說到猶太教的彌賽亞觀念和基督教的基督再臨論,當可見出一條伏線。(8)

波斯古經上還有對復活的描寫,如《耶斯特》第19章提到了來世,據說在那兒死者將復活,不再有舊時代,不再有死亡,不再有腐敗邪惡,《布達希施》第30章則說是救主掃希安特帶來了復活,復活後不再有等級,《伽泰》中也談及人們在復活後將得到永生的靈糧。



神學:

希伯來人是一個宗教成份很重的民族,它本身沒有哲學的根基,基督教的神學是借助了希臘人的哲學建構而成,希伯來人的宗教和希臘的哲學思想碰撞在一起,得到有機的結合,成為基督教神哲學的基石。

畢達哥拉斯強調“靈魂輪回”說和數字神秘主義,他認為“靈魂”不朽,可以轉變為別種生物,在對“數”的認識上,他指出“萬物都是數”,從而構成了具有抽象推理之哲學意義的數字主義,西方思想傳統中數學與神學的結合始於畢達哥拉斯,它乃爾後基督教哲學特徵之一,正如羅素所言:「有一個只能顯示於理智而不能顯示於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這一觀念都是從畢達哥拉斯那裏得來的,如果不是他,基督徒便不會認為基督就是道;如果不是他,神學家就不會追求上帝存在與靈魂不朽的邏輯證明。」(9)。

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的哲學則在其理念觀、回憶說、靈魂不滅論和世界等級模式諸方面影響到基督教的觀念體係,柏拉圖認為理念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這種神秘而永恆不變的理念乃是個別事物的“範型”,而個別事物則為完善事物之不完善的“影子”和“摹本”,理念世界真實而完善,而現實世界乃不真實及不完善,在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泉源,是邏各斯,即宇宙的目的,柏拉圖認為,物質和肉體均不完善,它們乃靈魂的重負,力求靈魂從中解脫才是人生目的,柏拉圖還有一套“世界等級模式”:世界分為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理念世界以世界靈魂為最高主宰,它布滿世界,乃世界完美,秩序的根源,而現象世界則反覆無常,卑微低下,在神秘而不可見的最高神之下為創造世界者,由它造出現象世界,從靈魂等級來看,造物主之下為天體靈魂,其次為人類靈魂,最低者為動物靈魂,人類靈魂又可分“理性”、“意志”、“欲望”三部份,若要得救,就需發展理性,訓練意志,克服欲望。總而言之,柏拉圖把世界二元割裂,基督教的彼岸世界觀即與之相似。

此外,柏拉圖更是第一次使用“神學”一詞的哲學家,並推出了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有關神存在之證明,甚至柏拉圖的理念觀、目的論、神秘學說乃至其整個哲學體系都為基督教神學提供了現成模式和材料,柏拉圖哲學中神之單一性、永恆性以及神之至善觀念和靈魂得救觀念,俱成為爾後基督教神學理論的先聲,基督教神學的唯心主義,目的論即建基於此。

柏拉圖的門生亞里士多德則提出了世界本原及本體的“第一因”、“第一推動者”和“宇宙終極目的”等理論,他率先將“太初哲學”、“第一哲學”的“形而上學”與“神學”聯繫起來,通過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得以重建,阿奎那的神哲學思想、上帝論證即建基於此。

古希臘哲學通過希臘化時期影響猶太教以及古羅馬時期其學派直接滲入基督教,其中羅馬時期的新柏拉圖學派與後期斯多葛學派對基督教學說體系的確立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新柏拉圖派代表人物普羅提諾提出了萬物之源是“太一”的理論,這個“太一”乃神秘的精神實體,超越一切存在,它作為萬物的“泉源”憑其不斷的“流溢”而創造世界萬物,不過“太一”並不直接創世,它從自閂溢出“努斯”,即一種理性精神,從“努斯”流溢出“靈魂”,再由“靈魂”流溢出物質世界。普羅提諾還強調“靈魂”在本質上具有愛慕,向往“太一”的特性,它使人渴望回到“太一”與神合一。新柏拉圖派的“太一”理論和“靈魂解脫”學說為基督教的“上帝論”和“救贖論”的哲理化奠定了基礎,這種“太一”被視為上帝,宇宙一切都從它那裡流溢出來,物質世界離“太一”最遠,所以是惡的,卑賤的,只有靜思默想消除物欲,達到“出神”境界才能使靈魂回歸“太一”,受這種學說影響下,基督教宣稱上帝為萬物的泉源和歸宿,人生追求的目標是與上帝合一,歸於永恆的上帝,不能不說是脫胎自這種神秘的新柏拉圖主義。(10)





總結:




透過歷史性的考察,高聳入雲的基督教思想從天上拉到了地上,因為基督教吸了大量古中東地區的宗教文化作為其教義的素材。

基督教傳統的創世神話、伊甸園、洪水傳說和受難復活等皆是古巴比倫文化的元素,這些傳說皆可從《吉加美士史詩》找到它的原形;巴比倫紀念青春之神杜木茲的風俗和的迎春節慶典也可視為基督教復活節的原型。

在埃及的神話中,對基督教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奧西里斯死而復活神話死後審判的觀念,奧西里斯之愛西絲女神的形象被描繪成哺乳聖母的形象,這更是聖母瑪利亞懷抱聖嬰的原形。

古波斯宗教的善惡二元論、末世觀念和天使魔鬼的描述無疑對基督教也產生一定作用;而基督教在其形成過程中,古希臘羅馬的斯多噶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對基督教也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 07:5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