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82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老子道德經第廿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譯文:
有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即已存在。
無聲無息的、無邊無際的,敻然獨立,永不遷動;
周而復始,運行不已,它可以做為一切天地萬物的母親。
我們不知何以名狀它,約定叫它做「道」;勉強地形容它,說它是廣大無邊;
廣大無邊而運行不盡,運行不盡而玄遠無際,玄遠無際而又返迴本源。
這麼說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這麼說來,總體之本源的「道」是創生不已的、普遍而高明的「天」是
寬廣無涯的,具體而厚實的「地」是涵藏無盡的,虛靈明覺的「人」也一
樣具有自強不息的創生可能。)
整個大宇長宙中有這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學習「地」的厚實涵藏,進而學習「天」的高明寬廣,進而學習「道」
的本源創生,最後則是效法學習「自然」生成。
藥方:
留意發展的向度,用「圓環式的思考」去替代「單線式的思考」,想想恆久的可能。
人之為人,是因為天地萬有一切都可以在一剎那間被納到心中,除非你自己看小了自己。
具體的生長,普遍的發展,脈絡的安排,自自然然地,如如無礙!
老子道德經第廿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白話譯文:
穩重是輕易的根本,寧靜是躁動的主宰;
因此治國的聖人終日離不開承載衣物糧食的車子,
即使是華美豐盛蔚為大觀,但平居之時,仍要超然物外,
怎麼可以讓那萬乘之君,輕率地治理國家呢?
輕率就會失去了根本,躁動則會失去了主宰。
藥方:
穩重才能生長,不要陷溺在浮動的情緒中,要握住方向。
不要以為那是沉重的負擔,而要愛惜你已有那麼樣的負重能力。
很難下決定,這叫謹慎,能謹慎,表示自己有敬畏的精神。
不要輕率行動,否則失去根本,一切危矣!寧靜、深思!
老子道德經第廿七章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白話譯文:
善於行事的人,無為自然,不留痕跡。
善於言說的人,沉默寡言,言語無過。
善於謀畫的人,無心為機,不用計算。
善於閉合的人,不用關鍵也打不開。
善於結納的人,不用繩索也解不開。
如此說來,聖人用常道的善來救人,因此從沒有棄絕人;
用常道的善來救物,因此從來沒有棄絕物;這就叫做「承襲常道之明」。
這樣子看來,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
而不善之人則是善人所引以為借鑑的。
人們要是不懂得去尊貴他的老師,不去愛惜他所該因以為借鑒的;
這樣的人即使有再大的才智,其實卻是大大的迷惑,這道理可真精微玄妙得很啊!
藥方:
「平常」就好,「好」只是平常,平平常常,不用多所計算自然天成。
平常地好,像日月運行一樣,沒有偏私,卻長久不息!
不要嫌那些向你頂禮的人,說他們低下;沒有他們的低下,那有你的尊貴呢!
真正的智慧是不為外物所迷,總在自己的腔子裡做主;進一步做主是無主之主,只是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廿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白話譯文:
要司理那向外的雄心,就得固守那內在的母性,像是天下的谿谷一般;
像是天下的谿谷,真常本性永不分離,回復歸返於嬰兒的自然狀態。
要司理那彰顯於外的光明,就得持守那涵藏於內的晦黯,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
做為天下人所學習的範式,真常本性也就不會有什麼偏差,回復歸反於沒
有終極的真實之境。
要司理人間的榮華富貴,就得記守受辱時的情境,謙卑地像是天下的山谷一般。
能謙卑的像是天下山谷一般,這樣子真常本性才得充足,才能回復歸返真樸本源。
真樸本源發散為天下萬物,聖人體會運用這個道理,如此才能成為百官之長;
如此說來,最完善的制度,就是不要陷入支離割裂之中。
藥方:
得意時,須有失意時之意態;失意時,卻不必落寞,而要平常心。
大豪傑之為大豪傑,就在於能放得下,能回到最原初的柔軟狀態。
放開了「權、利、名、位」,才能有「經、義、實、地」,才能生長。
操作最好的制度,要有跨出制度的器量!跨出制度,不是不守制度,而是
一心向著真樸本源。
老子道德經第廿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
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白話譯文:
想要去握取天下,大有為地來治理它,依我看來,那是辦不到的事!
天下就像是一神聖而奧妙的器物一般,不可以「大有為」,不可以「緊抓不放」。
「大有為」就敗亂了天下,「緊抓不放」卻往往失去了治國先機。
如此說來,就像是人一樣,有時走在前,有時跟在後;
有時歔氣為暖,有時吹氣為涼;
有時體健剛強,有時身骨羸弱;
有時厚實堪載,有時挫折頹廢。
因此之故,聖人(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
藥方:
做事要認真,但不要執著;要用心,但不要擔心!一方面說,好在有我,
一方說,可以沒有我。
緊抓不放的人,只能做小事;做大事的人,要能放,但放而不放,不放而
放,要有清明的智慧觀法。
做事不過分,生活不奢華,態度不傲慢!人能如此,不成功也成功!
一時之間的成敗利害,不要去管他,老管著他,他就糾纏著你!能忘,才
是大英雄、大豪傑!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用自然大道來輔佐人主的人,就不會以兵力強取天下,
以兵力強取天下,很快就會引發報復!
戰爭所在之處,遍地荊棘!
大戰之後,凶悍連年。
善於用兵的,速求結束,不敢逞強豪取!
速求結束,不敢自負;
速求結束,不敢誇耀;
速求結束,不敢驕慢!
速求結束,用兵乃不得已;
速求結束,用兵切勿逞強。
任何事物,一旦逞強,勢必衰頹老死,這就不合自然大道。
不合自然大道必然就會很快消逝滅亡!
藥方:
暴力必然引來暴力,只有柔性才能化解暴力。
不得已要用到戰爭,但要速求結束,不要逞強!成功了要哀矜而勿喜!
過頭的,就會老逝!等待吧!可以不要用霹靂手段,就不要用!
殘忍的戰爭,要有一分慈忍的精神!怒目金剛手段要是低眉菩薩心腸!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白話譯文:
再好的兵器,還是不吉祥的東西。人們多半不喜歡它,因此有道之士不願用兵。
有道君子平常以「左」為貴,而用兵則以「右」為貴。
兵,是不吉祥的東西,不屬有道君子的東西。
不得已要用兵,當以恬淡為上。
用兵得勝也不須贊美,若是喜歡贊美用兵,我們說這是以殺人為樂。
那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認同的。
自古以來,吉祥之事以左為尚,凶危之事則以右為尚。同這道理,偏將軍
危害少些,因此,居於左;上將軍危害大些,故居於右。
顯然的是說:以喪禮來處理這樣的事,戰爭殺人眾多,當以悲哀之心,悌
泣之。因此,打了勝仗當以喪禮來處理。
藥方:
涉及於勝敗的事,要用恬淡的心情去處理;涉及於生長的事情,要用心去
沾溉它!
「自然大道」是生命的源動力,心靈則是土地,要去耕耘它、種植它!在
這裡,你會發現自然大道。
哀兵必勝,勝兵當哀,勝的不是讓對方敗了,哀的反倒是這樣的勝拜,這
是要讓自己「死去活來」,好自生長。
打敗對方,你贏了!可能這樣你就輸了!輸在哪裡?輸在你贏!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白話譯文:
大道,恆常變通,是不可名言表述的,像是未雕琢的原木一般!
它精微幽深,天下間沒有誰能支配它的!
在上位的侯王們要是能守此自然大道,萬物將會如其萬物,自然生長!
就如同天地乾坤、陰陽之氣,和合相感,自然降下了甘露,不必去命令人
民,而它已自然均平!
人們經由名言去建制這個世界,名言既已構成,那重要的是要能夠知其所
止;能夠知其所止,這樣才能免除危險!
大道之流布於天下,就好像山川深谷的水必然流歸大海一般!
藥方:
心靈的治療不能老在端倪上用工夫,要回到本源,回歸之法,便得剝落語言的執著!
不要強求溝通,要體會靜默!靜默中有真樸的愛,大道之愛!
知其所止,不是在現象上去止住,而是用理想去轉移!猛然煞車是會翻車
的,要懂得轉個彎,才能活下去!
放下它!放不下,那就放著!放著,用遺忘的方式放著!讓它回到記憶的海洋中!
資料來源:網路轉帖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0-7-26 17:5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