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51|回覆: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秦始皇評價的一點不同看法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8-5 01:08:1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
  關於秦始皇的評價,有這樣一種觀點:他崇尚法家,反對儒家,主張革新,反對復古,是一個對歷史進步有重大貢獻的“厚今薄古的專家”。筆者在此想談一點不同的看法。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以秦為界可以分為兩大歷史時期:從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是第一個發展時期。在這八百多年中,中原各諸侯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革,使之從原始部落聯盟狀態過渡到有高度禮樂文化的文明社會。在政治上,實行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分封制,政治上形成了類似於西方中世紀的那種“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權力構成,諸侯國君隻要履行了“禮”上規定的“義務”,周天子就不能“干涉”諸侯國的事務的,使周天子的權力不能形成“專制”、“獨裁”的狀態,也使得周天子與各國之間處於既有盟約束縛又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周天子與諸侯之間,諸侯與諸侯之間,諸侯與卿大夫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各自為了生存發展,改革政治、發展經濟,禮賢下士地引進人才,還萌生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民主政治理念,幾百年競爭的結果是周天子式微了,一些諸侯衰敗了,一些卿大夫崛起於諸侯之列了,從而形成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政治格局。在經濟上,隻用了八百年時間,就完成了從西周早年的原始部落經濟到封建領主制經濟到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商業與手工業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商品交換、自由貿易已是司空見慣。思想文化上,各種思想文化流派自由發展,自由競爭,使華夏民族的思維處於創造性的高水平狀態,引起整個民族素質的質飛躍,形成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從秦至二十世紀初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二個重要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以前寬鬆自由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開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人們說“千年皆從秦政制”指的就是秦始皇統一后制定的各項制度,深深影響了秦以后中國兩千年的社會發展進程,有人由此評價秦始皇是“厚今薄古”,對推動歷史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通過對歷史的具體分析可以發現,情況並非如此。

  首先是經濟上,秦統一中國后,在法律層面上確立“黔首實其田”的私有制經濟。從此,一家一戶式的小農經濟模式成了秦以后兩千多年間中國社會的主要社會生產方式﹔同時由於小農經濟的脆弱性,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打擊,使得土地兼並在歷代成為嚴酷的現實,而兼並的結果是千百萬農民的破產與無法生存,從而釀成多次農民起義。但是,起義的勝利者也改變不了秦制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隻好又重復他們所推翻的前朝那樣的歷史。中國社會就在這種周期性動亂中“折騰”了兩千年,而每次戰亂的結果是人口的銳減和財富的毀滅。

  其次,由於中國的社會經濟基礎是小農私有制,分散、封閉、保守、懈怠是其特點,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把千百萬小農凝聚成統一的力量,這就導致秦及以后歷代地主階級中央集權這種政治體制的產生。這種體制產生后,又進一步強化小農經濟的社會生產方式,是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的總根基。

  第三,對思想文化的鉗制。為了“愚民”,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的舉措。到了漢代,統治者更加變本加厲,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文化管制措施,用一種思想去堵塞老百姓思想自由的空間,萎縮其思想文化的創造力,以達“愚民”的目的。有學者指出:“獨尊儒術”的文化措施對民族的“荼毒”遠勝“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立斃”,而“獨尊儒術”是“慢性自殺”,由“壯漢”變成“侏儒”。從此,儒家思想文化在兩千年中充當了“劊子手兼牧師”的角色,把芸芸眾生“修理”成了統治者滿意的隻知道義務而不會索取權利的“順民”。

  如果說前兩個方面是造成中國兩千年社會停滯的外因,那麼,對思想文化的鉗制則是內因,而其始作俑者都是秦始皇。因而,不宜夸大秦始皇的歷史作用和貢獻。

文出:人民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3-10-11 01:08:46 |只看該作者
近年中國一直相當熱衷探討秦文化 探討得不僅僅是贏政 而是開創局勢

令贏政有此發揮的列祖先賢 雖然穆公任好在春秋時期 曾令秦獨霸西隅

爾後逐漸沒落 以至於大刀闊斧實施改革 從蠻族部落到一統中原

累積能量的過程 遠比秦始皇那十數年的一統來得有價值

Rank: 2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3-9-11 00:28:25 |只看該作者
歷史是後人為他所寫
說不定  秦始皇得罪太多人
所以把他寫的很臭
就像雍正得罪不少人
史學家也把他列為苛薄寡恩之人
但清朝若沒雍正這時期的統治
說不定就不會強盛這麼久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3-8-24 05:40:55 |只看該作者
每個朝代都有他的興衰,各位對歷史都很有興趣及很有研究,連三禮這些書都有讀,真是甘拜下風每個皇帝都想當始皇,春秋戰國各家學說三教9流都有,
以法墨儒居多,孝公商鞅變法讓秦國變的強大,人才濟濟,但若無統一的決心,若無強將,若無強兵,若無相對的軍事內政,外交等人才,想統一也是枉然,
但最重要當然是要有一個有魄力的君主,只可惜他命不長,焚書坑儒建阿房宮對後世的我們會認為是暴政,相對於皇帝他也怕死,也想當萬年皇帝.
以至於有能力會威脅他的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這是所有君主的寫照.相對他的功業,統一度量衡 幣制車同軌等完全是軍事考量,所以也不用把他想的太偉大.
那墳墓一堆的陶俑,只是他怕死的象徵,所以也不用把他看成多偉大,至少殘暴是真,其他功業則是為了方便統一及管理.

Rank: 2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3-8-19 00:06:11 |只看該作者
其實各種學說均脫離不了人治!!!法治一樣是人治!問題在於人!!!現在的政治只不過治權分散特定於某些人罷了!舊思維是集中於一人就是極權!但如果集中於小部份的人一樣也是極權!!!只不過是他的定義是什麼罷了!這也就是世界'社會如此動盪的原因!美其名是"民主"!!!其實是迂迴的集權!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也是集權的衍生嗎?而儒術是不動干戈的戰爭!可是真的不動干戈嗎?其實是要敵人不動干戈!!!多少動刀動槍的死在所謂的讀書人手上呢?其實個人也一直有這種疑問!!!因此還是面對現實比較實在!!!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3-8-18 19:51:11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認為秦始皇在為統一六國之前確實是一位賢主雄主 他完成了從孝公開始勵志變法 惠文王打破合縱連橫 武王窺視周室 昭襄王用白起 范雎打個修魚之戰 長平之戰削弱了各國國力尤其趙國 為秦始皇奠定了基礎 贏正也不負祖輩們的努力完成了中國一大統

打滅楚之戰第一次用李信率領20萬大軍閥楚 很可惜這次完敗 沒有幾個士兵回來 這時使皇帝還乖乖的去求王剪 也答應王剪他要甚麼就給甚麼 光看這一點始皇帝也是能夠屈膝求人 這對一國之君是很不容易的 再來史皇帝也很愛才

他也用了李斯.尉繚 也可以見得他用人真的很準 可見他有識人之明

很可惜他稱帝後大修宮殿.大修長城.焚書坑儒(嚴格來說他坑的人是術士當然這些人也讀過儒家學 但並不是本學 所以也可以說是焚書坑術)

因為他認為控制思想就能對他的的國家統治帶來鞏固
再來他沒有立皇后.太子導致趙高竄改詔文也埋下了滅國因子
史皇帝身上真的太多謎了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在線上
11
發表於 2013-1-21 13:57: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海瑩 於 2013-1-21 19:13 編輯
atainleo 發表於 2013-1-20 22:30  
其實中國當政者1直都在愚民
周公制禮作樂就是愚民的經典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大哥,請恕小藍語重.
麻煩您先讀讀三禮,春秋和孔子家語,孔子世家再說話好嗎?
農民奴隸不許讀書?請問大哥出自何經何典?
孔子的學生就有一堆平民,
小藍不必查書,隨口就有五個:
顏子和他爹,曾子和他爹,還有個和顏家一般窮的原憲,
更別說孔老夫那位名垂千古的徒孫孟子了.
他們誰是貴族?您封的嗎?
奴隸好像也有一兩個,而徒孫中奴隸更多,
另外,齊桓公的大臣裡便有奴隸出身的.
農民奴隸不許讀書,只怕是大哥少讀了幾本書兒吧?
禮不下庶民,是說不用禮來約束一般人民;
刑不上大夫,是說大夫等高級知識份子自有尊嚴,
犯了事該自殺的自殺,該流放的自己滾,
不必法官來判刑.
雖然難免有一些不要臉的混蛋,到底都是少數,作不得準的.
讀歷史不要望文生義好不好!!!!!
拜託了!!!!!!!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3-1-20 22:30:29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中國當政者1直都在愚民
周公制禮作樂就是愚民的經典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農名奴隸不可讀書
愚民到了最高點
造成了史上最長的王朝
而孔子終其1生也是想恢復這種政策
如此才能保住他貴族的記得利益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在線上
9
發表於 2012-12-1 11:50:01 |只看該作者
Dino 發表於 2010-8-26 10:23  
綜觀近代的政治演化,不難推論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一說,是國民政府刻意炒作的"政治謊言".
為了凸顯"民主政治" ...

大哥,
秦始皇焚書坑儒,[偶語詩書者棄市]一句,
出自李斯相爺的文章,史記中載有全文.
敢問和國民政府宣傳何干?
至於關羽剛愎嘛,就連羅貫中也不否認,
常敗好色卻出自魏略,
陳壽大人寫三國志,魏志外全不引用魏略文字,
可見常敗好色在當時已不為採信.
柏史的人性觀,正好是他失敗之處,
古人的生活教育背景和今人相去甚遠,
硬用今人的心態論古人,真的科學嗎?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0-8-26 10:23:39 |只看該作者
綜觀近代的政治演化,不難推論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一說,是國民政府刻意炒作的"政治謊言".
為了凸顯"民主政治"的美麗,特意將中國史上首位專制集權的君王給加大醜化.
以讓民主與專制形成強列的對比,藉此來彰顯國民政府的功德.
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抹黑醜化,不勝枚舉.
奪天下政權者,為了確立自身政權的正當性與鞏固自己的政權,
為自己造神,將自己的前人或自己神格化,醜化對立的一方,各種卑鄙齷齪的手段層出不窮.
不論是古或今,愚民與牧民的目的與手段從未曾有過稍停.
如果要純就學術上來去探討的話.
或許就先該把焚書坑儒這一頂莫須有的大帽子從秦始皇的頭上給摘下來才是.
只是有太多人被謊言欺騙了一生之後,往往不願意面對真正的事實,
而選擇繼續相信謊言.
也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心理因素的純在,
所以許多歷史謊言才能流傳至今,卻仍然有人相信.
這就好比許多人把三國演義小說杜撰的一些故事當真一般.
常敗將軍,剛愎自用又好色的關羽,被小說塑造成忠義英勇的武聖.
後世則奉一個小說的虛構出來的形象為神祗.並且選擇深信不疑繼續自欺欺人下去.
這是另一種集體催眠,就好像現在仍然有許多學者,寧願相信焚書坑儒確有其事一樣.
個人覺得,研究歷史不應該懷著任何的立場,勿論古今,
而僅只是把歷史,用科學的方式推論或還原真相.
個人對於柏楊大師的精神與理念就十分的認同.
柏楊先生從新解釋資治通鑑時,就大量的採用人性心理的思考層面去拼湊出歷史.
這樣的邏輯與思維,確實比較容易貼近真的的事實.
也不容易片面的採用成王敗寇之下局部的史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4 21: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