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1-16
- 最後登錄
- 2024-4-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寺廟,一向是國人表達宗教信仰的場所之一,除了讓民眾的信仰有所憑藉,也展現各種建築和藝術之美,不同的宗教信仰,有其不同的歷史,府城古蹟自然少不了寺廟,走訪其間,必能發現不同寺廟各具的特色之美。
鹽埕天后宮
▲位南區鹽埕路二九一巷十五號的鹽埕天后宮,為鹽埕地區媽祖信仰中心之一,主祀媽祖和武惠尊王;相傳乾隆廿三年由居民共同創建,至今已有約二百五十年歷史。對鹽埕居民而言,「武惠尊王」不如「洪」祖公來的響亮,一般居民均稱為「洪祖公廟」,甚至還有「驚洪祖公生,不驚二九暝」的俗諺,可見以往每逢農曆九月初五武惠尊王聖誕前後熱鬧情況。
除了寺廟歷史久遠外,廟前右方廣場一座嘉慶年間「重修瀨北場碑」石碑,當地民眾俗稱「石頭公」,備有香爐供人膜拜,也很特殊。
地方耆老指出,距今二、三百年前,今利南街為鹽埕溪流經,鹽埕地區則以鹽埕溪分成南北港,為方便居民和往來商旅度溪,地方捐資興建廣安橋,後來年久失修也未重建。
後來因時代變遷,多年後溪淤橋毀,石碑也不知去向,一直到政府開闢附近路段箱涵,才讓石碑「重見天日」,當時廟方拾回石碑,將它置於後殿,後來經過清洗,復於廟前廣場右方立碑,由於石碑記錄過去鹽埕地區繁華興衰,又成為民眾膜拜對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