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8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太陽星君聖紀
太陽星君即太陽之神也,亦稱「大明之神」。太素之末,天地肇定,陰陽判分,是為太極,太陽係群星之一,但為眾陽之宗,紀歲時之準,古代有「朱明」「大明」「陽烏(亦稱暘烏)」「金烏」「金輪」等別稱,是太陽系之恆星,與空氣、水、同為地球生物所不可缺少也。
我國上古之時,日為八神之一,漢書郊祀志有「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陰主,五曰
陽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八曰四時主」的記載,亦即天子及諸侯的臘祭,也就是我國的宗教思想
和活動。拾遺記云:「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表示遠在神農時,已有了祭祀太陽星君的宗教儀
式,而且築圓丘以為祭壇。帝堯命官以春分朝日,秋分餞日,周制且率諸侯朝日於郊,明代除於京師
南郊設天壇,北郊設地壇外,另於東郊設日壇,西郊設月壇,及清一仍其制,全為天子所專屬的祭祀
,朝日之禮,應面向東方震位,亦即日出之方,民間依照朝廷的禮節,衍為民俗,應屬非常自然之事
,道教承襲上古祭祀故制,歸納成國人自有的宗教,對太陽星君的崇拜和祭祀,當然也是必然的事情
,且和道教崇尚自然,禮祭星宿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道教尊之為「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入清以後
民間以三月十九日為太陽日,以此日為明思宗崇禎蒙難之日,此時祭日,暗含懷念故國之意,其用心
之苦,是可以理解的。
太陰星君聖紀
太陰星君就是月神,民間尊之為「太陰娘娘」或「月宮娘娘」,是與「大明之神」的日神對稱的「
夜明之神」,帝王時代,天子除郊祀天,地外,也祭日、月,皇帝都設天壇於南郊,設地壇(方澤,
謂「天圓地方」之義)於北郊,設日壇於東城,也設月壇於西域,合先農、社稷、先蠶及太廟均天子
之祀也。以月神為陰精,而配太陽之德,繼太陽之大明,而有夜明之光,是人民生存所必需的倚靠力
量之一。古天子於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春分日祭日,而於秋分日祭月。民間則於中秋日「齋月
」,衍成我國重要的全民節日。道教因襲我國上古的宗教思想,因此對星辰的崇信,即成為教義的重
要部份,其中對日、月、北斗、五星及二十八宿尤為尊崇,認為與人生前途有密切關係,是與其他宗
教最大不同所在。
文出:道教總廟三清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