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馮神育造像碑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23 22:16:3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馮神育造像碑。北魏正始二年(505年)造。高150公分、長70公分、闊35公分。清代末年於臨潼縣櫟陽鎮發現,現藏西安市臨潼博物館。

此碑四面造像,各開一龕,均爲道像。正面龕爲三尊,坐像面相已殘,無長鬚,頭頂並非佛之肉髻,似戴有道冠,身穿寬邊道袍,右手舉于胸部,頭旁刻有四個醒目的大字「此是太上」。左右各一立侍,均戴道冠。龕楣有二交龍。龕下圖像爲四層供養人,均爲男像,著寬袖短衣與粗長褲。每像均有榜題。第一層,正中有一火壇形的高大香爐,左右各立一人,即「門師張明玉」(手持銅鈴)和「邑師馮洪標」(右手捧物、左手上舉至香爐)。其餘爲邑子和道民,有「邑子馮仵龍」等人名。

碑陰造像爲單尊坐像,整體略凸出於碑身,且略大於正面坐像。頭部已殘,可看出束髮,右手持麈尾于胸前。左手在胸前自然下垂。跣足盤坐,著對領大袍。

碑右側,上有一小龕,下爲發願文、供養人像及名。龕中有一坐像,頭已殘,戴道冠,著寬袍,胸前衣紋爲平行下弧狀,略似佛像之通肩式。雙手捧于腹部(似佛之禪定印),跣足盤坐。此圖像頗爲罕見,可能是表示修煉時沉聚丹田之氣。下有發願文,其中說「大代正始二年秋九月己巳朔廿六日甲午,真□道民馮神育同邑二百人等,投委壇靜,仲追填果,造立石像。」

碑左側大致同右,上有一龕,龕內一坐像,頭戴道冠,面相殘,大耳垂至肩。身著道袍,束腰帶,雙手向下手指張開置於中間。龕上有二飛仙。龕左殘,龕右存有供養人姓名,爲道民和邑子數人。

此碑是以馮神育爲首的同邑二百餘人所造,其年代、像名、像主和造像工匠的綫索都清楚,是單純的道教造像,但已經比九年前的姚伯多造像碑成熟了許多。風格樣式顯然還是接近佛像,衣服還是沒有與佛像相區別,下巴還是沒有長長的鬍鬚,跣足(無鞋),這些都與佛像極似,無怪乎要在主像旁刻上「此是太上」四字,顯然是告知觀者,以區別于佛像。這正說明當時道像不多,還不爲觀者熟悉。

銘文中的「泥陽縣傅永洛造」應是造作此碑的工匠姓名,來自長安北面北地郡的泥陽縣。雕刻者署名也不多見。

參考資料:
1.李淞:〈以長安為中心的早期道教造像: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一〉,《雕塑》2009年第1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1 21: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