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08-5-2最後登錄2025-10-25主題查看積分125045閱讀權限250文章14016相冊0日誌0
 
     
 
                                        狀態︰
離線   | 
| 探討穀物釀酒的起源,有兩個問題值得考慮:穀物釀酒起源於何時?我國最古老的穀 物酒是屬於哪類?對於後一個問題,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紹。
 
 穀物釀酒始於何時,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傳統的釀酒起源觀認為:釀酒是在農耕之後才發展起來的,這種觀點早在漢代就有人提
 出了,漢代劉安在《淮南子》中說:"清盎之美,始於耒耜"。現代的許多學者也持有相
 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認為是當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餘糧食後,才開始釀酒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穀物釀酒先于農耕時代,如在1937年,中國考古學家吳其昌曾提出很有
 趣的觀點:"我們祖先最早種稻種黍的目的,是為釀酒而非做飯……。吃飯實在是從飲酒中
 帶出來。"這種觀點在國外是較為流行的,但一直沒有證據。
 
 時隔半個世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家索羅門·卡茨博士發表論文,又提出了類似的
 觀點,認為人們最初種糧食的目的是為了釀制啤酒,人們先是發現採集而來的穀物可以釀
 造成酒,而後開始有意識地種植穀物,以便保證釀酒原料的供應。該觀點的依據是:遠古時
 代,人類的主食是肉類不是穀物,即然人類賴以生存的主食不是穀物,那麼對人類種植穀物
 的解釋可能也可另辟溪徑。國外發現在一萬多年前,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釀造穀物酒,
 而那時,人們仍然過著遊牧生活。
 
 綜上所述,關於穀物釀酒的起源有二種主要觀點,即:先于農耕時代、後於農耕時代。新的觀
 點的提出,對傳統觀點進行再探討,對酒的起源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極具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