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年祭」在臺灣各個原住民社會雖有不同的稱呼,它通常都是該社會中最盛大的祭典活動,在主要作物的農耕收穫儀禮結束以後才舉行,經此祭典進入新的年度。「年祭」往往是以一連串的活動形式呈現,不能以單一的一項活動為代表,也不是一天可以完成。它的內容原先「祭」的成份十分濃厚,與各族的信仰體系緊密結合。同時,它也讓負有護衛部族安全重任的 男子在祭典中組織、訓練、成長。有男子年齡階級的社會則舉行成年儀禮,隨著年的跨越,進入生命中另一個階段,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原舞者,1992;胡台麗,2003)。
往昔卑南族盛行婚後從妻居,繼承時強調母系,但祭祀時則呈現由父方或母方選擇系統的現象。部落組織中擁有少年會所與成年會所。男子經歷不同階段的嚴格訓練。婦女則負責小米種植等田間工作。南王部落性活動以「年祭」(包含少年猴祭 mangamangayao與成年大獵祭mangayao)最盛大。過去「出草」是年祭中最重要的活動,展現勇士精神並求穀物豐收。年祭活動有男子年齡階級升級的儀禮,另外還有為喪家除喪和潔淨全聚落的活動(胡台麗,2003)。
卑南族年祭時所跳的舞蹈
圖片來源:林志興拍攝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