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無論是信仰體系或是儀式行為,現都不易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看出。現代醫療體系和學校教育,改變了族人解釋日常生活各種事件的方式,基督教看似取代了原有的信仰。然而,族人探究不幸事件,特別是意外死亡時,仍清楚地表現出原有信仰的持續性(喬宗忞,2001)。
1951年臺灣省政府公佈了「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其中第六條有「破除迷信,改善祭祀,嚴禁巫覡治病」的規定(藤井志津枝,2001),但以下三社群多納聚落為例,幾位報導人均表示,多納傳統信仰是因為基督教教會嚴厲禁止才停止的。1955年8月和1956年5月,基督教長老教會和安息日會相繼於多納聚落成立教會(多納社區發展協會,2001)。一位居民指出,當時教會傳教的方式是標榜基督會化解災厄,傳道人告訴居民信上帝即可生信心,因此無須相信鳥占。由於傳統信仰是從祖先以來的生活經驗代代累積,觸犯禁忌即有不好下場,因此族人深信不疑。美籍傳教士打破祭祀器皿,卻未遭報應,族人便嘗試去摸祭祀器皿,也無恙,漸漸地族人的觀念才開始轉變。第一次受洗教友名冊包括具頭目、貴族、和平民身份者,因此教會傳教時並未依地位區分傳教優先順序。報導人表示,此乃因基督教是一神主義,除了基督之外,不能信奉其他神,因此頭目便失去其神聖地位。基督教傳入後,教會神職人員不斷告誡多納魯凱人過去所信奉的神是魔鬼,是一種迷信,舉凡與傳統信仰相關的祭儀和習俗均被教會禁止。
多納魯凱人接受了教會所灌輸的觀念之後,傳統信仰便被基督教所取代,習俗也漸漸消失,老巫師過世後,巫術便從此失傳。依此,基督教加速了傳統信仰和習俗的流失,過去支持頭目和貴族之象徵性權威和世襲權力的神話也隨之褪色。但一位四十餘歲的居民表示,在記憶中,他還是有感受到傳統禁忌的氛圍,因他曾到山上打獵時,鳥占不吉仍行,而跌倒、毫無所獲,以及鳥占吉則順利的經驗。但他通常在鳥占不吉時,藉由禱告將自己生命交託上帝,而維持原狩獵計畫。聚落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即使受過洗,觀念的轉變仍相當有限,遇到鳥占不吉時,即會折返。到一新獵場時,仍會以香菸、肉、和地瓜放在地上祭拜,請陌生神靈照顧,並建立友好關係。由於基督教促使頭目的神聖性權威瓦解,因此,部分頭目心裡相當排斥基督教(王美青,2003)。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