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8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4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印度位於南亞,北以喜瑪拉雅山作為屏障,與不丹、尼泊爾、中國西藏相鄰。西北和巴基斯坦接壤,東北方連接孟加拉、緬甸,東臨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南部伸入印度洋。印度面積大約328萬7782平方公里,是台灣的91倍大,地理環境複雜多變,包括沖積平原、乾燥沙漠區、雨林、沼澤、山峰、森林、高原、海岸、河川和湖泊...等地形地貌。
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區域是北方邦,超過一億四千八百萬人,佔印度總人口六分之一以上。北方邦是印度恆河(Ganga)與亞穆納河(Yamuna)、兩大聖河交會處,擁有肥沃的沖積平原,以及喜瑪拉雅山系群峰峻嶺。
印度擁有許多種族,形成殊異的人文風情,尤其是宗教信仰深深影響印度人的生活習慣與型態。
印度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回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基督教、祅教...等。在印度,宗教不僅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規範印度人的行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會階級地位。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並沒有創教者,主要的精神源頭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詳的吠陀(Vedas)。吠陀經乃源自亞利安遊牧民族(北歐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聖歌。亞利安人大約在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時候,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進入印度,也將吠陀教帶了進來。
印度教雖以亞利安經典為基礎,但重要觀念則起於比亞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稱為德拉維達人(Dravidians)。因此,若說印度教是外族的亞利安宗教產物,還不如說是被亞利安觀念所刺激修改而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維達宗教,即(古)婆羅門教。
印度教(Hindu)的教義對於教徒的生老病死、思想、行為、階級,都有嚴格規範。祂的節慶和祭祀儀式,是印度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
印度教徒不僅膜拜諸神祇、英雄和鬼神,對於自然萬物例如:太陽、月亮、星星、河流、湖泊、動物、植物、花朵...等都是祭祀對象。
印度教的寺廟主要供奉濕婆神、毘濕奴神、戴維女神以及神祇的座騎。
濕婆神代表破壞、毘濕奴代表保護、戴維女神代表性力,其中大梵天在創造宇宙之後,已經達成任務返回天上,所以很少有供奉大梵天的寺廟。 濕婆神是印度教中最受敬畏的神祇,因此印度境內到處都有濕婆神廟。濕婆神雖然代表破壞,但是破壞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再生。 所以濕婆神廟裡面都供奉有一具靈根,男性生殖器的象徵,代表性力與繁衍。 此外,戴維女神被視為宇宙之母,印度教女神都是她的化身。戴維女神兼具毀滅和創生,是母性和性力象徵。 印度教徒相信:濕婆和性力女神的結合,就是人類創生的原動力。 印度教寺廟裡面供奉神像的地方,稱為胎房〈Garbha-Grihya〉。
濕婆神的妻子─帕瓦蒂(Parvati)和她的化身,兒子-象頭神甘尼許(Ganesh)...等,也受到印度教徒所崇敬。
商羯羅於西元八、九百年間進行改革,形成現代雛形的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
印度教結合印度境內各地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宗教理念,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數百個宗派各有不同的教義與信條,各自認為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這些宗派間雖然沒有統一的信條,但有兩個教義卻普遍存在各個教派中:一為多神教的泛神論;另一為輪迴(reincarnation),即靈魂的再生與轉世。
印度教為多神論者,約有三千萬以上的天神,但是他們只向一個天神敬拜。
他們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皆具神性,山、河、樹木、花草、昆蟲、動物、甚至家中神壇罐子中的水,皆值得敬拜。因此,大多數的印度教徒為素食者,不吃肉也盡可能不殺生。
神聖的動物中,牛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牛可在交通繁忙的現代城市中任意通行,甚至可以走進只有僧侶才能進入的寺廟區域。即使在饑荒之地,也可任意食取牠們想吃的東西。其他如猴子、老鼠等動物,雖然地位不及聖牛高,也受到特別的尊崇。
印度教按職業將人分成四等級(種姓):婆羅門(Brahmans)、 剎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yas)、首陀羅(Shudras)。 嚴格說來,種姓制度逐漸形成的社會制度,並非屬於宗教制度。
印度教徒相信靈魂不滅,認為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為終,乃是無窮無盡的輪迴。神、人、動物都是這輪迴中的一員,新生命的輪迴角色乃決定於此人前世的作為與奉行印度教虔誠的程度,即印度教徒所稱的「業」(karma),而今生的業又決定了下次輪迴的地位,如此在神、人(種姓階級)及 動物間循環不已。
印度教徒若要得救,必須力行三方面的要求:(1)公義的行為、虔誠的信仰、知識的追求與冥想。
不論是善行升天,或是惡行淪為畜類,生命都需要輪迴,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所追求的,乃是脫離生死輪迴,進入個人與永恒的「神聖大一」(Divine One,又稱「梵」《Brahma》)合而為一的境界。這是一種不變狀態的安息,被稱為「梵我合一」,或「涅槃」。
印度教徒遵守日出時的聚會儀式,以及晨間或傍晚的齋戒沐浴。日出前開始個人禮拜,中午、日落前再做一次。他們在家中或是寺廟裏,將食物、金錢、禱告等作為祭物,獻在祭壇,歸於神,希望藉此遠離邪靈的挾制,得到神所賜的平安。為了更成功地集中精神於禮拜,他們以特定的方法,如身體的姿勢、手勢等,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這也是印度教徒禮拜的目的。
另一個可達到梵我合一的途徑就是瑜珈(yoga)修練。利用各樣身體姿勢,集中生理能量,使個人的心理、精神與靈魂透過如此的訓練與梵相結合。
印度教節日繁多,朝聖是重要儀式之一,主要聖地是恒河及恒河三支流的發源地,貝拿勒斯(Benares)常是印度教徒朝拜的中心。為了錯誤,經過行為苦修、請求改變命運,或者向神聖奉獻,長途跋涉孟加拉灣海邊、到喜馬拉雅山上的恒河發源地等聖地朝聖,他們相信恒河的水能洗淨他們所犯的一 罪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