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6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土庫昔日多坵田,清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年)時正式成立一堡,取名為「大坵田堡」。同年,陸續有漢人移民逐漸遷移至此堡定居,直至清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左右,有福建籍郭、林二姓之移民自為墾首,大規模招徠佃農進行開墾事業,並以「土庫」附近地區做為墾殖之中心地帶,此後開墾活動便逐漸遍及全堡區域,並持續將該地區開拓完成。而「土庫」則於清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左右時才正式建立街肆。作為此地地名之「土庫」,便是指以泥土搭建而成的穀倉,同時也含有「土城」之意。
................................
崙背,所謂「崙」,指的便是「風成沙丘」而言(「崙」為閩南慣用語),因該地為位於風成沙丘後方之聚落,故取名為「崙背」。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時,曾於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一堡,並取名為「布嶼稟堡」。此地附近一帶原本屬於平埔Lloa族貓兒干社,即習稱「南社」之所在地,而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至清乾隆年間,才又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一般所說之「布嶼大庄」乃是指今日崙背鄉之舊庄,此名亦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