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00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753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寂天生於一千二百年以前的北印度,他是梵文古籍“入菩薩行論”或曰'從事菩薩道'的作者,該書闡釋了菩提道的生活方式。
寂天是一位王子,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度母(度母)女神曾在夢中警告他,關於世俗生活與存在之苦。就在寂天要登基成為國王之前夕,智慧本尊文殊師利(文殊菩薩)同樣地到來,警告他現世之苦。所以,寂天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他的王位,到森林裡去練習瑜伽與禪修,後來他成為那瀾陀大學的一個僧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貌是多麼欺人,尤其在精神境界方面。在我們之間找尋一個潛藏的聖人,難道不是件很困難的事嗎?
在那瀾陀佛學院,寂天不與他人往來,一日要吃五餐,並把自己關在屋內。他的師兄弟們給他取蚌綽號叫'布速庫',意思是:'一個只會吃,睡和拉,撒的人。'沒有人知道他是有證量的,相反地,他通常被叫做'大米袋'。
一些僧人希望將這個懶惰,規避責任的人趕出這所有聲望的寺廟,但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藉口。因此,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就是每一個比丘都必須在全體僧眾前背誦一部完整的經論。每個人都認為懶惰的寂天一定無法做到,一定會自感羞愧地自動離開這個學術性的那瀾陀僧團。
最初,寂天反對這個意見。但由於大眾的堅持,他終於同意,唯一的條件是如果要他背誦一部神聖的經論,他們必須為他準備一張高大的法座。僧眾們都十分驚訝,但仍然同意遵從這個奇怪的要求,因為這明顯地會讓他們古怪的師兄更加羞辱。
在選定欲侮辱他的那天,寂天以獅子般的雄步登上大法座,以帝王般的自信坐在法位上,他問群集的比丘是要聽一部以前曾學過的經論,或是一部這世上尚未曾聽過的經典。那些愛說閒話,設計要陷害寂天的人感到困惑,都異口同聲地叫說要聽一部從未聽過的經論,他們相信這會證明這位受難者是全然無知。
寂天開始祈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和菩薩,很自然地唱誦出他偉大的即興作品“入菩薩行論”開章明義的優美偈頌,接著,他即席吟誦這一整部的名著。當寂靜大師寂天念到第九品,有關超凡的智慧與空性時,他從法座中升起而消失於虛空中,只聽到他宏亮的聲音,宣念著最後一品。
在座的每一個人現在才知道,一位證悟的上師曾經在他們之中生活,而不曾被認知。然而,寂天已了無踪跡,無處可尋了。
他的敵人達成目的了,雖然他們現在十分後悔。當一些比丘去打掃寂天的寮房時,他們找到其他二本傑出著作,寂天將它們藏在門楣上面的小架子上。
尊貴的寂天至今仍被譽為印度佛教最偉大的證悟作者之一。時至今日,他的長篇梵文古典名著“入菩薩行論”仍廣為研讀背誦。
注:寂天論師所著作的“入菩薩行論”,是藏傳佛教所有宗派共同推崇的論點,有些修行者以畢生時間來學習,講說,修持這部論注。所有教派的佛學院,必定有一年課程要安排這部論注的學習,所有佛學院的學僧,都需要將“入菩薩行論”中的一千多個偈誦牢記在心。
轉自:佛教故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