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3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沙東宮創建於清嘉慶七年 奉祀開台聖王鄭成功,又稱國姓爺。廟內古匾計有:「威振海東」、「開疆護國」、「開台第一」。廟內一尊土地公神像是石頭雕刻有百年以上歷史。 廟後是照鏡臺地震公園,丘上有一黃銅鏡,臺右五公尺有「嚴禁盜竊竹尹」石碑。

明鄭時代寓兵於農,屯由於東埔蚋(延平),先民感念鄭氏開疆闢土的功勞,在嘉慶七年分香於臺南延平郡王祠,建築一小石室於大樹下供奉。有村民劉坤嵌要上京赴考,在國姓爺前禱告:請神明保佑功名成就,回來一定重築廟宇。果然高中科第,衣錦還鄉。於是重建廟宇以謝神恩。咸豐六年士紳劉漢中倡議擴建廟宇,號稱沙東宮,取威鎮水沙連東部之義。光緒十六年劉清池倡議擴建,民國元年劉來既倡議改建,民國二十六年重建。
沙東宮後方是照鏡臺地震公園,緣於九二一震災發生,車籠埔斷層貫穿本鎮延平里沙東宮後方照鏡台公園,範圍雖不大,但留下完整地震斷層活動遺跡,為地震活教材,經各方人士奔走努力,終於得以保存,並妥建為地震公園,為世紀大災難留作見證,並提供為研究教學重要實物。園內有一原本巍峨古樸的照鏡亭,內建巨型銅鏡乙面,與前幛「照鏡山」遙對,尚有清嘉慶君遊台灣時見絕色美女在此照鏡梳妝的遺韻典故。園內還有一面清朝咸豐十年遺留的「嚴禁盜採竹筍」古碑,碑文記載透露出先民生活的梗概,民眾於憑弔震災或研究斷層之餘兼能緬懷先民生活,頗饒趣味,留待您親自來發掘體會。
資料來源:竹山鎮公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