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4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佳里震興宮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為早年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移民供奉清水祖師之所,原稱「清水宮」,同治7年(1868年)重修之際,改稱震興宮,並由「南鯤鯓代天府」分靈「李府千歲」,與「清水祖師」、「雷府大將」為主神合祀,民國54年邀王保原、蔡草如、陳壬水等名師再修建,為震興宮留下細緻木雕與彩繪。當時由交趾陶名師葉王主持陶燒裝飾,至今仍留下40多件精彩之作,為島內少見保留葉王作品的廟宇之一,列為三級古跡。

震興宮近300年的創廟史,留下不少古匾、古碑及寺廟裝飾藝術。正殿主梁高懸的“鐘靈甲地”匾額,是道光年間武舉人曾延輝斥資重修廟宇時所獻贈,為廟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匾;端坐正殿的清水祖師爺即最早的開基祖像,古樸的石香爐為同治年間的古物,大殿壁上還鑲有一座光緒年間的禁約碑碣。震興宮的門神彩繪、剪粘及木雕亦有可觀。由府城書畫家蔡草如所繪的門神,神情生動,流露出英挺動人之姿;壁堵上不少精彩的剪粘作品,則出自佳裏名匠王保原之手,人物鮮活,神情淋漓;而彰化名師陳壬水所主持的木雕雕飾,精細繁複,華美動人,尤其正殿神龕上方的鬥栱,懸挂著一尊尊雕刻華麗的人物,將神龕襯托的金碧輝煌,其深淺不一的雕刻方法,更將各種蟲魚走獸、花鳥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為廟裏木雕菁華之所在。
震興宮廟前有一台南縣政府設於民國七十二年的「天興治縣」紀念碑,用以紀念明鄭時期,設「天興縣治」於佳里興及康熙年間設一府三縣,其中諸羅縣初期亦設於此之事蹟。震興宮歷經數次重修,目前廟貌是民國88年全面整修後的樣貌。
寺廟地址:台南縣佳里鎮禮化里佳里興325號
寺廟電話:06-7260348
資料來源 台南縣政府觀光旅遊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