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1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追求基督(腓立比書)
腓立比城是馬其頓最東邊的一個主要城市,是羅馬的駐防城,是通往小亞細亞的大道。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因在異象裡聽見馬其頓的呼聲而到那裡,建立在歐洲的第一個教會,首先有婦女呂底亞和禁卒全家信主,以後保羅也曾來訪,關係極好。本書是他建立教會十年後寫的,當時保羅在羅馬被囚,他們打發以巴弗提前來看望,並有饋送。後病愈,保羅打發他回去,表示致謝並加以慰勉。書中更具個人色彩,顯明他與基督的關係,該教會雖無異端擾亂,但稍有不同心現象,保羅勸勉他們效法基督,其他問題會應刃而解。本書的信息乃基督是我們的中心、榜樣、目標、倚靠,應當追求得著祂,而不是任何別的東西。
Ⅰ、彰顯基督(一1~30)
腓立比書很明顯的講到基督,祂在我們裡面、外面、前面、後面,祂也在我們的上面,我們與祂同死、同活、同心、同行也與祂同工,我們隨時,凡事離不開基督。許多基督徒過一個沒有基督的生活,那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的生活,這是基督教的墜落,是基督徒的悲劇,一切都是人的思想、活動、主意、表現,打著基督的招牌,卻沒有基督自己在內,由事由自己作主,沒有讓位給基督,讓祂作主、管理,成就祂的旨意。就保羅來說,在他的生命中,沒有基督是不可想象的,離了主他就不願生活,也不能生活,正如他所說的「我活著就是基督」。所以無論他在捆鎖之中,是在辯明福音的時候,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他身上顯大,以致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已經顯明他是為基督的緣故而被捆鎖。既或有人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他也歡喜,只要基督被傳開了,並且還要歡喜。他在生與死的揀選之間也不為自己考慮,只要對人有益,對福音有利,對主有用就好了,他是一個只有主,沒有自己的人。
他所以能彰顯基督是因為他不顯露自己,他甘願卑微、渺小、被人藐視、厭棄,置於死地,他「身上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是常為耶穌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四10、11),只有與基督同死,才能與祂同活(提後二11),這不是說我們這個人沒有了,不存在了,保羅仍然在那裡活著,但裡面不再是那個「我」了,不再是那個原來的生命活著,那個以自己為中心、為主導、為前題、為源頭的舊人死了,現在活著不再為自己,不再憑自己,也不再是自己,乃是基督在裡面活著(加二20)。讓基督從我們裡面活出來,這樣才能彰顯基督,將祂顯大。如果是我們自己,憑自己在那裡活著,所彰顯的仍然是自己,惟獨讓基督在那裡活著,才能顯明基督。能夠使人從他身上看見基督的不多,能夠在他身上顯大基督更不多,能夠在任何環境、情況下照常使基督在他身上顯大的就更少了。
Ⅱ、效法基督(二1~30)
我們裡面既有了基督的生命,就不必追求了嗎?不是的,我們還可以追求得的更豐盛(約十10)。基督雖已在裡面,還需要追求、成形、成像(加四19;林後三18)。這是聖靈在裡面的工作,人自己有沒有什麼責任呢?是完全被動的嗎?也不是的,保羅在這裡勸勉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這裡說「你們要」不是別人替你要,人自己要不要關係很大,有人要,有人不要,這就形成了所有的分別。基督的心就是謙卑、捨己、順服、從神的形像到奴僕的形像,從寶座到十架,這是何等強烈的對比和改變,從天到地,神來為人,再沒有什麼比這個犧牲和降卑更大的。然而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人都願意升高,有誰願意降卑呢?人都願意得榮,有誰願意受辱呢?人都願意有所得著,有誰願意捨己呢?我們的主耶穌卻是甘願,捨棄神的榮耀,成為人的樣式,順服死在十架,我們願意以祂的心為心嗎?
這不是說,我們要從外面效法,乃是神在我們裡面運行,使我們立志行事,我們只是順服而已。這不是憑自己硬作出來的,乃是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我們已有基督的生命,但要順從這個生命,我們心裡也有了主的道,但要讓主的道從我們身上自由的流露出來。主的心是捨已愛人的,從提摩太和以巴弗提兩個人可以證明,他們是以基督的心為心,他們不求自己的事,乃掛念別人的事,甚至在病中還想念別人,作主的工作,不顧性命。有許多人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在教會還貪圖虛浮的榮耀,都看自己比別人強,單顧自己的事,這與所信靠、事奉的主相差太遠了。
Ⅲ、得著基督(三1~21)
保羅給我們留下非常好的榜樣,他不憑肉體和自己有什麼可誇的,他以前以為對他有益的,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甚至他將萬有都當作有損的,卻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他並且將萬有丟棄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這是保羅一生的追求的目標,為什麼必須要丟棄萬事呢?因為人不可能同時有兩個目標,那樣要互相抵觸,好像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能愛神又愛世界一樣。而且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追求許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是人常犯的錯誤,想樣樣都得著,不肯專一追求一件事而有所放棄其他別的事。那尋寶、尋珠的商人,若不肯變賣一切所有的就買不到那寶貝和重價的珠子(太十三44~46)。然而有的人卻立定心志專一跟從主,不計得失,不畏艱險,如迦勒、但以理等人(民十四24;但一8)。保羅也是立志要得主的喜悅(林後五8),他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幹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不如此追求,是不可能得到的,他怕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9)。
那些貪愛世界,體貼肉體,行事是基督十字架仇敵的人,他們以肚腹為神,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但是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那等人(來十38、39)。手扶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像保羅一樣和主一同受死,效法祂的死,才能一同得榮耀。沒有一條容易的路,不受苦而得榮耀,不付代價而有所得著,不努力而能進天國,不放下今生、屬地、屬肉體的,暫時的事情,而能得著那屬天,永遠的賞賜和榮耀。越及早醒悟,丟棄萬事如糞土越好,不然將來的損失,極大無比,哀哭、後悔也來不及了。萬事和基督相比,不過像一粒沙,腳下一點塵土,何必對那些東西、事物,以及人間的一切快樂,享受戀戀不捨呢?真是太愚昧、自欺了。
Ⅳ、倚靠基督(四1~23)
有人以為自己靈性好到一個地步就不必倚靠主了,有人認為基督在我們裡面與我們調合為一,就不必倚靠基督了,這會造成很大的錯誤,不知有多少靈性好的信徒在此跌倒失敗了。我們雖然與祂在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但還要繼續在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我們看自死向罪死,向神活,是要一直那樣看的。我們獻上肢體獻給神,不是一勞永逸的(羅六5、11、13)。我們既已經是基督的肢體了,但還要與主聯合成為一靈(林前六13~17)。主耶穌明明警告說,枝子必須常在葡萄樹上,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人可能不常在主裡面,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約十五4~6),為此在猶大書上教訓我們,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猶21)。因為我們仍在肉身中,我們天然的生命仍很強,我們裡面的人還需要聖靈加力(弗三16),屬靈的爭戰並沒有完全過去,怎能不倚靠主的大能大力呢?(弗六10)那些只知道倚靠自己,而不知倚靠主的人,都是極其愚昧、錯誤的人。
所以腓立比書第四章一直講到要倚靠主,要靠主站立得穩(四1),要靠主常常喜樂,靠主大大歡喜(四4、10),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四13)。連保羅也只能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復庇他(林後十一30,十二9),此外別無可誇,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一31)。今天許多有屬靈的驕傲,為自己誇口的人不少,但自誇跌倒的人也不少(箴十六18,十八2;太二十三12)。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驕傲、自誇的人是最愚昧的人,所以我們還是應當謙卑倚靠主,還是須要在凡事上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所要的告訴神。我們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也是在乎倚靠那加力量給我們的主。我們總不過是瓦器,那麼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神能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凡事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神(弗五20),而不是標榜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同。有智慧、勇力、財物都不可誇口(耶九23);有屬靈的智慧、能力、工作的成就也不可誇口。基督教為自己登廣告,傳道人為自己宣傳,有人為自己得到一點恩賜、知識,甚至啟示也不可驕傲自滿。保羅的啟示大,需要身上有一根刺(林後十二7)。眾人都需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加六1)。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