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3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52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耶穌是神的兒子嗎? 
  
 異端刻意降低耶穌基督的地位,所以要能分辨異端,須對基督有全然的了解。 
 
一、耶穌基督在世界之前就存在,因此有神性,祂就是神,而非受造之物。「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一1)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約十30)又說:「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受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十七5) 
 
二、基督的神性 
舊約聖經中多處論到耶穌基督的預言,也清晰地論到基督的神性。「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九6) 
又:「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但七13、14) 
在新約當中,基督的神性更是彰顯。 
 
(一)基督是全能的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廿八18)所以耶穌勝過疾病、污鬼、罪惡、自然及死亡。 
 
(二)基督是全知的 
在基督耶穌面前,凡事無可隱藏。「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剌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耶穌基督就是這道,祂是全知的。 
新約福音書中,耶穌屢次洞悉人心中的意念,了解門徒各式各樣的問題。祂知道法利賽人的心思及詭計,了解文士的意念,明白猶大的計謀。凡事皆未能逃過祂眼目,因祂全知。 
 
(三)基督無所不在 
耶穌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可以無所不在。以致於,無論何時何地,與主同在即變為可能。「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 
耶穌也不受時間限制,卻是永遠長存。「凡我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20) 
 
(四)基督能赦免人的罪。 
 
(五)基督審判世人。「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 
 
(六)基督施行拯救。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 
 
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由童女所生 
神愛世人,所以差派耶穌,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為的是使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一)道成肉身的預言 
舊約對道成肉身的預言十分清楚具體。賽七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彌五2:「伯利恆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在新約中,亦曾有八次提到道成肉身的事,清楚的說明這個預言得應驗。 
 
(二)道成肉身的正確觀念。 
神子有完全的人性,如常人一般,會飢餓,會哭泣憂愁等一般的七情六慾。但是耶穌基督卻又有完全的神性。這兩種屬性在基督身上都各自完整且完備。聖經宣告祂是神時,就如同祂未曾成為人一般;說明祂是人,又彷彿祂不是神一般。兩者本質合一。 
 
(三)為何要道成肉身 
道成肉身對人類的救贖極為重要。神如此計劃安排必然有十足的理由。 
 
1.為顯明人眼所不能見的神。 
人的罪使得人無法面對全然公義聖潔的神。摩西自山上下來,臉上有神的榮光,眾人都無法正視,在神的榮光中站立不住,所以摩西就將帕子蒙了臉,人才有辦法面對摩西。如此,人豈非永無見神之日?不然,約一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2.為應驗預言,並履行大衛的約。 
3.為人的罪獻祭。 
公牛山羊的血只能遮蓋,卻是不能除罪。但耶穌捨了命,流了寶血,就成了永遠的贖罪祭。 
4.使神人和好,為人獻上挽回祭。 
5.破壞魔鬼的詭計。 
「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壹三8) 
6.為要給人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7.為榮耀父神。 
約十三31:「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 
 
四、耶穌基督全然聖潔,無有瑕疵。 
主耶穌在世期間,許多人證明祂無罪,甚至仇敵也承認這點。 
彼拉多出來對眾人說,他查不出耶穌有甚麼罪。叛徒猶大說他賣了無辜之人的血。百夫長說,這真是個義人。 
希四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來源:異端與極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