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6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台中萬和宮
台中市萬和宮是文化城最悠久的古剎,三百餘年來威靈顯赫;萬和宮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一般尊稱「老大媽」。相傳聖母神像,係張國於清康熙廿三年(1684),由聖地湄洲,恭請護船來台,墾拓南屯。「老大媽」安置南屯,起初僅建小祠祭祀,各方信眾祈禱膜拜,經常顯見聖蹟,地方倡議建廟,由居住南屯一帶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雍正四年(1726)九月廿日,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萬和」寓意,希望藉由祭拜媽祖,保佑不同族群,能夠「萬眾一心、和睦相處」,共謀地方發展,更是中部地區信仰中心。
萬和宮處處洋溢著漳泉地區傳統建築風格,為早期漳泉汀嘉潮惠六府人士開發台中盆地,做了最好見證。建築精細巧思,巍峨秀麗,也藴含了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值得細心品味,進而緬懷先民來台開墾的足跡。民國七十四年,萬和宮經內政部評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萬和宮為推展地方文化工作,仍由第十屆董監事發起興建文化大樓,由於地方各界人士善信大德踴躍解囊襄助,組成興建委員會,於民國八十年二月五日,由董事長林劉連炳主持動土大典,儀式莊嚴隆重,民國八十二年六月落成啟用。萬和宮為鄉土文化的保存與傳承,不遺餘力,特別在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十六日,成立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由萬和宮董事長林劉連炳出任基金會第一屆董事長,矢志成為鄉土文化保存的後盾。
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萬和宮,至今仍保有全國僅有、已經傳承將近兩百年的字姓戲重要民俗廟會活動。 字姓戲是演給媽祖看的。相傳,清道光四年(1824),萬和宮「老二媽」於旱溪媽祖遊庄至南屯時,例行接駕,並相隨遶境南屯老街至田心仔。遶境完畢,「老二媽」神轎回返,竟然重如萬鈞,無法抬入廟内,眾信徒不知所措,擲筶得示,以演「字姓戲」娛神,代替遶境,每年自農曆三月廿一日起,由各字姓舉行三獻禮,並演梨園戲,請媽祖觀賞,始獲首肯,神轎才順利入廟。
為方便信徒迎請祭拜,萬和宮特別在嘉慶八年(1803)十一月,增塑「老二媽」神像一尊。相傳神像完竣,正舉行開光點眼儀式,適有西屯大魚池一名廖姓少女突然去世,其魂魄飛往萬和宮,與一名賣針線化妝品的「什細古 」(販賣針線女紅商人)相遇,請託 「什細古 」帶話轉告她父母不要傷心,並交待門前桂花樹下埋有龍銀二元,可取出使用。她母親趕至萬和宮探尋,見「老二媽」神像眼中墜下一顆淚珠,遺留於臉頰,知道她愛女已羽化而去。 此一膾炙人口的傳聞,被列為犁頭店媽祖神蹟之一,也與西屯大魚池結下不解之緣,自嘉慶年代以來,西屯廖姓人氏乃稱萬和宮「老二媽」為「老姑婆」,並且三年一次恭迎「老二媽」回娘家大魚池敬拜,成為當地習俗之一。
寺廟地址:台中市南屯區萬和路一段51號
寺廟電話:04-23893285
資料來源 萬和宮全球資訊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