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第三級古蹟-臺中張家祖廟 [30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31 01:44: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7
臺中張家祖廟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台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一百一十一號

年代 :
光緒二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

張家祖廟位於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一百一十一號 ,是張姓的後裔,為了飲水思源,宏揚祖先的仁德,而共同醵資興建的,這座祖廟建於光緒二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因為年代十分久遠,建築的形式也頗具特色,所以在民國七十四年時被政府指定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張家祖廟現為不同派別的張氏族裔所共祭,雖然祭祀的始祖相同,但是並不採全族後裔整體的祭祀形式,而分成多個「祭祀陣會」,由不同族派的管理人領導,輪流主祭,族裔各參加自己所屬的祭儀。

張家祖廟首創這種「一祠多用」的祭祀鎮會,和台灣張家祖廟的前殿下懸著「翰林」古扁,代表著祖先的榮耀,側門貼有彩色的陶磚,屋頂設計採高翹燕尾式,非常美麗別緻,值得觀賞。

台中市三級古蹟張家祖廟,為早期來台中張姓墾民奉祀入閩開基祖張文通公的宗祠。

張文通於元代末年,從江西翻越武夷山,入居閩江上源沙溪沿岸多山丘的谷地。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後裔不斷地播遷,清初時已落居漳州府的南靖、平和等縣境內,一部份向西南遷移至廣東沿海;有一部份更是冒著海上的凶險,渡海來台。

來台的張姓子孫分散各地,從台中縣大雅鄉橫山地區、本市西屯區下七張犁、大肚山台地東麓及台中盆地邊緣地帶,皆為其後裔在台灣中部的定居地。

從現有的族譜資料得知,其來台先祖曾先後分批抵台,以張家祖廟的祭祖活動分為七個陣會(現只存五個陣會)各在不同的日期舉行,即可推測張姓族人分批來台,而張家祖廟就是由不同陣會的張姓成員共同出資興建。

咸豐末年,下橫山的「謙興堂」成為張氏族人的祠堂。
 
同治9年(西元1870),分佈在水尾仔、上牛埔仔、水堀頭、下七張犁的張姓族人,租借上牛埔仔(今水湳機場內)的一戶民宅,將入閩第一世祖文通公奉祀於內,俗稱「牛埔仔公廳」,並且開始鳩資購買土地,組織「一世祖文通公祭祀陳倉」,以所收的租穀作為祭祀之用。隔年底峻工,命名為「發祥堂」。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pk2012 + 6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4: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