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2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國內研究:奈米顆粒沒那麼容易傷害腦神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9-29 08:14: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國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人員Jiangxue Wang, Ying Liu等曾在《毒物學》(Toxicology)期刊發表動物試驗結果,顯示經呼吸進入體內的二氧化鈦奈米顆粒,傷害動物腦神經細胞。不過,國內研究人員指出,奈米顆粒不容易進入腦部。

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博士後研究員黃瓊瑩表示,奈米顆粒隨加工修飾方法的不同,性質差異頗大,一般奈米顆粒不易進入腦部。健康的實驗動物、人類都有「血腦障壁」,由於腦內內皮細胞緊密結合,進而能阻隔有害物質進入腦部。

二氧化鈦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2B級致癌物,已有一定的動物實驗證據,然而流行病學的證據仍很有限。

中國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採取每隔一天讓實驗動物吸入已溶於水的500微克二氧化鈦奈米顆粒,模擬經噴劑形式吸收二氧化鈦奈米顆粒的途徑,顆粒大小分別為80奈米及155奈米;對照組動物則僅吸入純水。

研究人員在30天內分4次檢視實驗動物,以了解奈米顆粒傳遞途徑,並分析其細胞激素。結果發現,只要吸入一次二氧化鈦奈米顆粒,動物腦部就能發現該物質存在;第10天就能在與記憶相關的腦部結構「海馬迴」發現二氧化鈦奈米顆粒。

至第30天,海馬迴的奈米顆粒濃度達每克腦組織含250毫微克的二氧化鈦奈米顆粒。海馬迴細胞遭損傷,細胞氧化壓力、發炎反應增加。

研究顯示,二氧化鈦顆粒還可細分為金紅石型,銳鈦礦等不同結晶型,不同結晶構造的安全性或對腦神經的影響有差異。

該研究指出,二氧化鈦奈米顆粒可以透過呼吸,經「嗅神經」到達動物腦部。

奈米是長度單位,1個奈米大的物質約等同10個氫原子排列在一起的寬度,一根頭髮的直徑約80微米,一個奈米的直徑約只有頭髮直徑的千分之一。而所謂奈米顆粒物質的大小約落在1~100奈米之間,明顯比髮絲直徑小。

黃瓊瑩研究員表示,修飾技術影響奈米粒子的性質,不單純取決於顆粒的大小。

目前噴霧式防曬劑一般並未標示是否使用奈米顆粒型的二氧化鈦、氧化鋅,不利於民眾選擇。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歐良修醫師提到,各式產品是否實質上使用奈米顆粒成分需進一步確認,但建議喜愛戶外運動,常噴防曬噴霧劑的民眾避開過於芳香的產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01: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