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9
- 最後登錄
- 2025-7-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2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372
- 相冊
- 5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武照雲抄錄隨加附言)
正易者,正謂卦畫,若今經書正文也。據周孔辭傳亦是註腳。每章四句者,心法也,訓於其下,消息也。
第一章
羲皇易道,包括萬象,須知落處,方有實用。
陳希夷消息曰:落處,謂之卦畫實義所在,不盲誦古人語也。如震得乾初爻,故雷自天之下而發;坎得中爻,故月自天之中而運;艮得上爻,故山自天之上而墜也。巽離兌得坤三爻亦然。又六爻相應如一:陽生於子月,應在卯月;二陽醜,應在三月;三陽寅,應在四月是也。人事亦然。易道見於天地萬物日用之間,能以此消息,皆得實用,方知羲皇畫卦不作紙上功夫也。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易道廣大,用非一端,皆有落處,各取其用。八卦者,邏輯事物之符號,未可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囿之也,當從卦畫陰陽直觀而取用。乾三陽統乎震坎艮,坤三陰統乎巽離兌,各有陰陽之程序,足具參天兩地之用也。希夷所謂雷自天之下而發,月自天之中而運,山自天之上而墜,不知何所依據而言此。又云巽離兌得坤三爻亦然,又嫌其省略於不應省略之處,幾疑其不能自圓其說也,故巧言掩之耳。至於六爻相應如陽生於子月,應在卯月,是以京房爻辰世應之說。即初爻持世,應爻在四爻;二爻持世,應在五爻;三爻持世,應在上爻;四爻持世,應在初爻;五爻持世,應在二爻;上爻持世,應在三爻。陽生於子月應在卯月者,此一陽生為複卦,复卦是坤震相重而成。爻辰即初九子、六二寅、六三辰、六四醜、六五亥、上六酉。此復卦初爻持世,四爻為應爻。從子之初爻,醜為二爻,寅在三爻,卯在四爻,卯數在此爻,故曰應在卯月。皆世爻間三位而值應。此說明重卦上爻與三爻應,五爻與二爻應,四爻與初爻應之一般規律。京房善用世應之說。
第二章
六畫之設,非是曲意,陰陽運動,血氣流行。
陳希夷消息曰:陰陽運動,若一陽為複,至六陽為乾;一陰為姤,至六陰為坤是也。血氣流行,若一六為腎,二為肺,三為脾,四為肝,五為心。始生於屯,屯而為蒙,養蒙為需之類是也。卦畫凡以順此理而已。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從此章而知麻衣所用易處,乃身心內養之說,陰陽氣血運動流行於臟腑,六爻配五臟,多一爻而置於腎,故得兩爻,意在統乎始終,即腎處起腎處止乎。
上六配腎
五爻配心
四爻配肝
三爻配脾
二爻配肺
初爻配腎
由此可知一六為腎者,督脈之直貫天頂,像初爻上爻之位也。屯蒙需訟乃往返,循環升降運行以契火符也。此道家之用,非占卜之事也。
第三章
卦象示人,本無文字,使人消息,吉凶嘿會。
陳希夷消息曰:羲皇畫八卦,重為六十四,不立文字,嘿觀其像而已。能如像焉,則吉凶應,違其像則吉凶反。此羲皇氏作不言之教也。鄭康成略知此說。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嘿同默。聖人立像以盡意,唯象意無窮,玩索無已。默會識之,無愧學者。
第四章
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
陳希夷消息曰:上古卦畫明,易道行,後世卦畫不明,易道不傳。聖人於是不得已而有辭,學者淺識,一著其辭便謂易止於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畫微旨,只作八字說,此謂之買櫝還珠,由漢以來皆然,易道胡為而不晦也!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易道不傳,自古多有此嘆。難怪乎鄭玄改字就意,王弼拾象言空,漢儒暢言像數,邵雍別創先天,二程義理入微,近世訓詁為先,易為何用,使人茫然。縱然周孔復生,亦不能鑑其正脈也。
第五章
六十四卦,無窮妙義,盡在畫中,合為自然。
陳希夷消息曰:無窮妙義,若蒙必取次於艮,師必取次於坤,是大有旨意也,不止於貞丈人吉,童蒙求我之義,合為自然,謂次艮次坤,非是私意,乃陰陽運動,血氣流行其所施為,皆自然之理也。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六十四卦自然之妙,當從卦畫中理會,有可言者,有不可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
第六章
消息卦畫,無止於辭,辭外見易,方審易道。
陳希夷消息曰:繫辭特係以吉凶大略之辭而已,非謂六畫之義盡於是也。如大有係以元亨,大壯係以利貞,此數字果足以盡二卦之義乎!要須辭外見意可也。辭外之意,如乾九二見龍在田,上九亢龍有悔,闢師之外不動如也,內趣變如水無窮,好意如此類不可概舉,皆是辭之所不能賅也。
霍斐然抄錄附記曰:卦辭爻辭僅言其一部分之事理,不足以盡像中之全意,故聖人立像以盡意,意盡在像中,玩索不已,趣味無窮,任人所用。
第七章
天地萬物,理有未明,觀於卦脈,理則昭然。
陳希夷消息曰:卦脈,為運動流行自然之理也。如觀坎卦,則知月為地之氣;觀離卦,則知日為天之氣;觀艮卦,則知山自天來;觀兌卦則知雨從地出;觀疊交,則知閏餘之數;觀交體,則知造化之源。凡此卦畫,皆所以寫天地萬物之理於目前,亦若渾儀之器也。
霍斐然隨錄附言曰:此章消息,尚遺巽震,雷自天之下而發,第一章已論及,實僅有巽與乾坤未曾述及耳。此所謂離為日,日乃天之氣,因陽爻中之陰。坎為月,因陰爻中一陽爻故也。陽為天,陰為地。山自天來,像一陽在地上,艮為背象脊督由頭而下貫,至尾閭而止,然又何嘗不可以說山從地起,蓋道家所言此系返還之路,既雲返還,可知由下而上為逆,由上而下為順,故以由上而下為自然之督路,由下而上為逆行之功法也。隱語難明,古書多存此風。坎乃地之氣,亦即坤為腹,丹田一陽生於其中之象。離乃天之氣,上田一陰生而有下澤之功也。多系道家修煉之說,固屬易用之一隅,希夷原系道家,說喻不離本行,宜也。
第八章
經卦重卦,或離或合,縱橫施設,理無不在。
陳希夷消息曰:縱橫,謂若為諸圖,或有二氣老少之漸,或有三代祖孫之別,或有對待之理,或有真假之義,或有胎甲之象,或有錯綜之佔,唯其施設,皆具妙理,無所往而不可,此所謂包括萬象,而易道所以大也。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考據家謂《麻衣正易心法》乃戴師愈杜撰,經文、消息以及序文,皆出其一人手筆。從此消息與正文之說二者不相合,非一人所作可知。經卦,即單卦,六十四卦中之下卦。重卦,六十四卦中之上卦。或離或合,縱橫設施,即言其錯綜排列之謂。
第九章
乾坤錯雜,乃生六子,六子則是,乾坤破體。
陳希夷消息曰: 乾三畫奇,純陽也,一陰雜於下,是為巽,雜於中,是為離,雜於上,是為兌,巽離兌皆破乾之純體也。坤畫偶,純陰也,一陽雜於下,是為震,雜於中,是為坎,雜於上,是為艮,震坎艮皆破坤之純體也。若更以人身求之,理自昭然。
霍斐然隨抄附言曰:此乃道家修丹之說,故有破體之名,蓋由後天破體築基補漏以返先天,志在純陽乾體謂之金仙之說也。
第十章
粵乾與坤,即是陰陽,圓融和粹,平氣之名。
陳希夷消息曰:凡陰陽之氣,純而不駁,是為乾坤。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正謂此也。因知能盡乾之道,是為聖人,能盡坤之道,是為賢人。
霍斐然抄錄隨記附言曰:此說與《周易參同契》之說不同。 《周易參同契》曰:“乾坤為鼎器,坎離為藥物”,是以乾坤為上下之位,坎離為水火之用。此則以乾坤為陰陽之氣,是猶坎離之藥物也。
第十一章
至於六子,即是陰陽,偏頗反側,不平之名。
陳希夷消息曰:乾健坤順,陰陽之純氣也。一失健順,則不平之氣作而六子生,觀畫象可知。莊子曰:陰陽錯行,天地大駭,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塊。正謂此耳!由是六子,非聖賢比,特眾人與萬物而已。然由破體煉之,純體乃成。
霍斐然抄錄隨記附言曰:此處可見其所謂實用與落處,是以乾坤之純氣充乎內體而已。現代氣功家之所謂“能量流”是也。道家有先天一氣之說。皆是練體之功也。此以乾坤為純陽純陰,六子為不純之雜,然純有不純,健由破漏煉成,理固然也。
第十二章
健順動入,陷麗止說,非特乾坤,六子訓釋。
陳希夷消息曰:非特訓釋,蓋謂不可專於八字上取也,當求之於畫象。健謂三畫純奇是。順謂三畫純偶是。動謂一陽在二陰下是。入謂一陰在二陽下是。陷謂一陽在二陰中是。麗謂一陰在二陽中是,止則一陽在二陰上是,說則一陰在二陽上是。凡有所訓,多見於畫象。如闔戶謂之坤,則姤之初爻是,闢戶謂之乾,則復卦初爻是。
霍斐然抄錄隨記附言曰:讀正文,似乎是闡明八字,即言非特以乾坤為健順,而且還有動入陷麗止說之六子的訓釋。而陳希夷消息“蓋謂不可專於八字上取也”,可能是指“天地水火雷風山澤”之八字。
第十三章
坎兌二水,明須識破,坎潤兌說,理自不同。
陳希夷消息曰:坎乾水也,氣也若井是也。兌坤水也,形也,今雨是也。一陽中陷二陰為坎,坎以氣潛行於萬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蓋潤液也。氣之液也。一陰上徹於二陽為兌,兌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為發生之利澤,故曰說萬物者莫說乎澤,蓋說散也,形之散也。坎兌二水,其理昭昭如此,學者依文解意,不知落處,其能得實用乎!自漢諸儒,不得其說,故真人發其端。義論:且以井卦觀之,本是泰卦初爻易五,是為井,則知一陽升而為坎水也,故月令雲;仲冬水泉動,仲冬一陽生,至仲秋乃云煞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信乎坎之為乾水也。道家有煉丹井,海外女國無男,窺井即生。醫經無子,女男服口循井即生。其為乾陽,皆可明驗,若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又曰地氣上為震,天氣下為雨,此兌之所以為坤水也。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陳希夷消息“醫經無子,女男服口”之“口”原書亦如此,遺去此一字,《學津討原》仍缺此一字,意欲補正,未識其蘊,一字之難,盡留心連二十餘年,餘之鈍可謂至極也。一日,讀陳修園所著《女科要旨》轉女為男條下,幸然而得到解決,乃一“冠”字也。其文當作“醫經無子,女男服冠,巡井而生。”即人生女多,而欲轉女胎為男胎之說,孕將三月,孕婦著男人衣冠,繞井三匝,看井中自像,無令人知,歸而必生男。即此一無稽之談也。用以證論坎為陽水,兌為陰水,亦頗費心也。
第十四章
鑽木鑿井,人之坎離,天地坎離,識取自然。
陳希夷消息曰:乾天也,一陰升於乾之中為離,離為日,則日本天之氣也。坤地也,一陽下降坤之中為坎,坎為月,則月本地之氣也。日為天氣,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氣,自東而上交於天。日月交錯一晝一夜,循環三百六十度而擾擾萬事起矣,是為三百六十度而諸卦生焉。坎離、日月,天地之中氣也。仲尼特言水火,而不言日月者,日月其體也,水火其用也。言其用而不言其體,蓋欲其設施之廣而無礙也。學者不悟,但求之於鑽木鑿井之間,所失益甚也。又論月上於天,日入於地,男女媾精之象,一往一來,卦畫有中通之象,此所謂觀於卦脈,理則昭然也。又謂理既昭然若出者,自天之墜也。傳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又曰星隕為石,推此意則山自天墜無疑。而世曰山者地之物,以所見者言之耳!至月風雷雨皆自地出也。而世曰月風雷雨天之物,亦以所見者言之耳!世以所見如此,苟有循其所見,則是天地萬物皆所不曉,審知易者所以窮理盡性也,學者不可不留意邪!
霍斐然隨抄錄附記曰:陳希夷消息謂山自天墜無疑,餘則以為地自來於天,豈獨山乎。如山澤雷風水火地等七物皆在天中,故周易首乾,修煉家重視三陽之乾,有自強不息之贊,宜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