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做人的實踐與修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8-28 10:42: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我認為,人生實踐的過程,簡單地看就是做人的過程,不過看似簡單的問題而實際並不簡單。人生的實踐,不僅是自然而然做出來的諸多事情,並且單獨人的個體放在大社會中,雖然是微不足道,就像滄海的一滴水;但就個人自身而言,人生卻是一個人的漫長履歷和過程;處在人的社會中,如何做人處事?十分重要!這是“做人的實踐”,是與我們修道的目標相一致相統一的。俗話説:明曉事理皆學問,練達人情即文章;這句話過去聽起來很有些貶義的感覺,似乎不超脫、很世俗的氣味,但細品起來,其中的內涵還是很深的!南華真人曾有“目擊道存”議論,所以探討追求“抱樸守真”的主題,提升我們的境界,最基礎還是先要讓自己明白人情世故,知道社會百態,了解國情時勢;所謂“入戶聞聲,入鄉問俗”。人生在世,先要通情達理,才能進一步懂得國情世情,也才能夠理性地不斷排遣諸多心魔心累,種種煩惱妄想,真正守住純樸的真性;這既是“做人實踐與修道”自我內化的過程,也是最實際的“心靈環保”方式。

一、人生過程

簡單地認識人,就是自然而然、無中生有的,起初于父精母血、軟弱嬌貴之體。嬰兒成形于母體,初始於渾沌,自己並不知道是從何處而來,往何處而去。大夢未覺,就匆匆降落到了人間。猛然間睜眼看這個陌生奇幻的世界,新生命産生的第一印象,就是無限的陌生、無奈和驚奇!隨著一年年的成長,人生真正的旅程開始了。人之初始,雖難以“善惡”之辨,畢竟血肉之軀,既不能簡單等同,或比較于一般動物群類;在人而言,來到這個陌生的人間社會,既是自然,也是偶然,許多際遇和問題都可以牽引人生走向。因為是人,可以“情以動之,智以役之,是非以感之,喜怒以戰之,取捨以弊之,馭努以勞之”,在這生命軌跡的過程中,“氣耗于內,神疲於外,氣竭而形衰,形凋而神逝”,因為人畢竟是要依附“委和以生,乘順而死”的軀體,所以我們應該理解的是,“天地所以長存者無為也,人之所以生化者有為也”。

通正六年(916)三月七日杜光庭為毛仙翁著作所撰《序言》。

人生簡單的過程就是這樣,走來走去:童年的幼稚,少年的意氣,青年的豪邁,中年的穩健,壯年的有為,晚年的回顧,“轉眼就是百年”!有人以為人生空幻,不如隨波逐流;更多的人認為:“人生如歌”、“生命如歌”,人從遠方不知名的地方走來,又走向遠處不知名的地方;人生雖然短暫,生命雖然不永,但是人生的各個時段,卻都有著清晰的軌跡和不同的特色,從而展現不同的人品人格、人生境況:君子與小人,高尚與渺小,富貴與貧賤,榮華與恥辱,真善美與假惡醜,人生的酸甜苦辣,伴隨著人生的奔波勞碌,都在於人們對人生的把握和掌控。

請見拙作《人生圓夢》。

二、人生幸運

只有人才能夠形成社會,才能夠感知和認識自身所處自然世界的狀態;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只有人才能夠在複雜的社會狀態中,隨時不斷自覺或不自覺地調整自身,以適應時代的進步。天地之間,人位列三才之序,生而為人真是造物的偏愛!生而為人,經歷人生的過程,真是修得的福報,莫大之幸運!道教認為:“天地之間人為貴。”初唐道士、名醫孫思邈(581-682)説:

吾聞善言天者,必質之於人;善言人者,亦本之於天。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代,其轉運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凝而為霜雪,張而為虹蜺,此天地之常數也。人有四支五臟,一覺一寐,呼吸吐納,精氣往來,流而為營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音聲,此人之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

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29《孫思邈》。

道教尊孫思邈為神仙藥王,他的話以道書為依據,道書中説:人“頭圓像天,足方像地,目像日月,毛髮肉骨像山林土石;呼為風,呵為露;喜為景星慶雲,怒而震霆迅雷;血液流潤而江河淮海,至於四肢之四時,五臟之五行,六腑之六律,若是者,吾身天地同流也”。由此可知,我們人是多麼的神聖偉大!天地之間,動植眾生,皆秉自然之靈氣,但品類萬物,富有生命者亦多:鬱鬱蔥蔥,生機央然、繁花似錦者,我們稱之為植物;血肉之軀,或水生濕生,或靈通活潑,或兇悍勇猛,諸多不一,我們稱之為動物;自然界多少年的滄桑巨變,一切都在進化發展,這其中唯一能夠文明進步,又富有情感意志,思想理念者,就是我們人類,所以道書中説:“天地之間人為貴!”

《三元參贊書人説》。

這既是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以人為本”的理念。

三、人生修道

我們經歷人生的過程,各自把握自我前行的腳步,規劃各自前行的方向和目標。實際上人的稟賦中均有道性,人生過程中都在自覺不自覺地修道;有的人可能成就豐碩,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人生;有的人可能平凡一生,經歷的只是平淡無奇的過程。其實這都無所謂!因為人在社會,時代的不同,環境的不同,許多自然的不確定的因素,干擾著人生過程,因此我們人生的經歷,就有了千差萬別的內容。經歷人生是辛苦,也是幸福!如果這個過程中,我們反省自我:不必拘泥于個人的得意、失意和磨難,也無必要在意物質的獲得和失去,因為許多都是身外之物;如果看透這一點,我們的修道就有了真正的成就。歷史上曾有許多修道成就卓越的人物:比如創造“三國”鼎立之勢的蜀漢宰相諸葛亮,盛唐時唐太宗高度評價、“有經國之才”的魏徵,蒙元時“萬里西行”而“一言止殺”的長春真人邱祖,他們都是著名的高道,不僅是修道人榜樣,也是社會大眾的楷模。在這裡還要提出一位現代人士的事跡,為與會有緣共用:中國道協曾有一位經歷磨難的王偉一秘書長,他不是道士,而是一位老革命,上世紀50年代,他機緣巧合,到了初創的中國道協;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有人探尋他對磨難歲月的認識心路,王老很平靜地説:“我們現在已踏入人生的晚年,為人民工作的時間不會太多了,還有多少時間去糾纏過去呢?”他説:“要向前看。”

請見拙作《這是大寫的人生》。

他還對我本人説過:“人的一生有得意也有委曲,得意不能忘本,委曲要能忍受。不要不服氣,更不要硬頂。”

請見拙作《令我難忘的人》。

我覺得這種坦然就是“修道”,這就是王老的修為和境界!這位老先生十餘年前即已羽化,我會任會長為他題詞“死而不亡”

《道德經》第33章內容:“死而不亡者壽”。

以讚之!人品、人格的超越和提升,才是真正意義上人生境界的不斷完美!當然,這在理論上説較輕鬆,實際中做起來,當然非常不容易!這就需要在修道中不斷提升修為和境界。嬰兒呱呱墜地之後,人就在不斷地失去童真;這個五光十色、五味雜陳、五彩繽芬、紛繁美妙的世界,試想處身其中的人,肉骨凡胎、七情六欲、私心雜誌與生俱來,何去何從?僅憑自然而然的機緣和造化當然不行!



轉載自 國際道教論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3 00: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