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信願至何程度,才能與佛感應道交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7 10:47: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薮,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回矣!
  ——《文鈔·復高邵麟書三》

【講解】

我們這一念的信願是能感,彌陀的大悲願力是能應。信願到底要修到什麼標准,才能夠跟佛感應道交呢?這段文字講出它的“量”。

“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這句話說明,信願一定要達到決定心,什麼叫決定心呢?印祖就解釋 “臨終定欲往生西方”,就是我今生的一切努力,只為達到一個目標,我為什麼拜佛?為什麼持戒?為什麼弘揚佛法?為什麼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就是“臨終定欲往生西方”,就是一個目標,臨終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一點猶豫不決都沒有。有些人的心情,認為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可以,這種心情就不是決定心,這樣子就沒辦法感應道交。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一定要決定心。

這個決定心印祖再講出它的相貌,令我們更加清楚,看第二段。“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薮,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所謂的決定心,就是不要說,這個碌碌庸庸,一個平凡的人身、就是生老病死這樣過一生,我們不想受,就算是人王,你下輩子做大國王,做轉輪聖王好了,統領四天下,七寶千子,或者讓你做天王,忉利天天王,或者大梵天王。或者你說這個世間的榮華富貴我不歡喜,有種種過患。給你出家為僧,這個出家為僧,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喔,你看“一聞千悟,得大總持”,這個在自利功德當中,有這種境界,“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內心當中有禅定、有陀羅尼,有禅定有智能,成就這麼殊勝的自利功德,這一念心能夠得大總持;在利他方面呢,“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你弘揚佛法的時候,很多的眷屬來聽你弘法,你有很好的弘法因緣,你有這種自利利他的 “高僧身” 。“亦視之若毒荼罪薮, 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也應該把這種“高僧身”當做是一種毒荼。這個荼就是一種毒的菜,文中指毒的意思,把它當做一種毒藥,把它當做一種罪業的根源。因為這個三界,我們凡夫還是有漏的心,在三界很難抗拒不造罪業,這個三界的果報很容易生起罪業,這種身心是罪業的根源,所以“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這個“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我聽過很多在家居士,他的心情就是這樣子。他跟我說:哎呀!師父,在家人實在是太苦惱了,下輩子一定要出家。我心裡想:你下輩子發願要出家,你為什麼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是不是更徹底一點,出家不見得就能夠解脫,出家的因緣是好一點,但是惡因緣還是很多的。只要是三界的果報,都是苦惱的,都是有種種的退轉的因緣,我們對三界要發決定之厭離的心。

在《淨土聖賢錄》講一個公案,它講一個法師叫僧藏法師,他修苦行,平常就是為大眾師做勞力。《淨土聖賢錄》提到說這個人很特別,他任勞任怨,這個是不簡單。一般我們任勞容易,任怨難,你工作做很多,人家批評你,你就受不了。他不是,他任勞又任怨,他晚上讀誦大乘經典、然後就念佛,他這樣子修了一段時間。他在臨命終的時候,他那種功德力,修福修慧,修慧修福,臨命終的時候,六欲天次第來迎,一開始是四天王天中陰身現前,最後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那個地地殊勝。結果他內心都不動搖,“這個不是我要的”!這個六欲天,他都不動心以後,六欲天就次第的消失掉了,最後阿彌陀佛才現身,他就是一念的信願,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故事後面古德有一個評注,它說:臨命終的時候,心思是何等的散亂,六欲諸天是何等的殊勝,而能堅定如此。你看看!我們沒有看到這個欲界天的境界,我們不知道的,在經論上說,六欲天的天人,他剪下一塊指甲,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合起來,價值比不上他一塊指甲,我們這個指甲是剪剪,當垃圾丟掉。天人的果報是這種境界,他剪下一個指甲,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合起來,比不上他一個指甲,可見果報的殊勝。但是書中並沒有說他是一個聖人,我相信故事中的法師還是個凡夫的境界,他面對這麼殊勝的這種境界,他不動心,這個不容易。

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有時候是阿彌陀佛馬上現前,那當然是感謝三寶,那個最好。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持戒、也修福,萬一是諸天的中陰身現前,那怎麼辦呢?你想想看,這件事怎麼辦呢?你能不能經得起這種誘惑呢?在臨命終的時候,古德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你只要一個念頭差錯就投胎,“我再來一次”,沒有機會,你這一個念頭一動,就等於感應道交,跟欲界感應道交,沒有機會讓你去考慮,也沒有第二次機會,失敗就失敗。所以這個“決定心”也是不容易。所以我們平常就必須要預防、抉擇,你告訴自己:欲界是苦惱的,不但三惡道是苦,諸天也是苦。為什麼呢?無常即苦,無常敗壞,做一場美夢。結果呢?掉下來重新開始,辛苦了幾十年,吃了一個糖果,很甜,吃完什麼都沒有了,對不對?就像印光大師說的,你念佛人得到一個天的果報,得到一個國王果報,就是用這個摩尼寶珠換糖果吃。你得到摩尼寶珠,要什麼有什麼,你往生極樂世界,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在那一期的生命,決定成佛。成佛以後,你有無上菩提,當然就得大自在,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以佛的功德力,自受用是常樂我淨;他受用呢,到十方法界裡面去現身,千江有水千江月,哪一個眾生跟你有緣,你現什麼身都好,應以何身得度,而現何身說法,令其解脫。這個無上菩提就像摩尼寶珠,要什麼有什麼,而且它是恆常相續的。所以我們內心當中,一定要事先抉擇,諸天是無常的,這種快樂是無常的,不是我們的歸依處,所以我們應該對於人王、天王、乃至於這種大法師的境界,“亦視之若毒荼罪薮,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這個地方要注意,我們講信願具足要到這個程度,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回矣!”

我們一念決定的信願行,才能夠感佛,佛的大悲願力,才能夠攝受我們,“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到極樂世界往生九品,就永遠離開了三界業力的輪回。印祖說出了信願具足的一個量,就是決定心的量。

印祖講的信願是智慧相應的抉擇,我們透過對於佛陀聖言量的思惟,把我們內心的顛倒拔除,我們總認為五欲是快樂的,諸天的五欲是快樂的,我們要用無常觀來破它。所謂的決定心是發起堅定往生的心。

 




文章來源:佛教文物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07: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