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2-19
- 最後登錄
- 2018-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94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0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最近,英國央行發表通膨報告,預料通膨將進一步下降,未來數月可能出現負成長,全年通膨可能在零左右。英格蘭央行預期,其利率水平今年將在0.5%,2016和2017年將分別為0.8%和1.1%;布侖特原油價格今年平均將為每桶58美元,2016和2017年將分別為65美元和69美元。 這一報告公布後,英鎊受到提振。由於英格蘭央行無意立即升息,如果央行的政策奏效,加上低通膨且成長強勁,英鎊將繼續受到支持。.
有別於英國,低通膨對中國的影響卻不一樣。中國1月CPI通膨較去年同期僅成長0.8%,低於上個月的1.5%;環比而言,CPI成長0.3%,與上個月持平。1月PPI通膨下跌4.3%,跌幅超過上個月的-3.3%,主要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以及市場對製造業工業品的需求疲弱。目前通膨持續走低的情況使得通縮成為真正的風險,也促使政府進一步執行寬鬆貨幣政策。
2月5日起,中國央行下調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相當於向銀行系統注入6,000億元的流動性,幫助降低企業的借貸利率。央行同時宣布對城市商業銀行以及對中小企業貸款達標的非農村商業銀行,再多降準50個基點;此外,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再獲降準400個基點。
我們認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利多消息,但未來央行需要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避免第1季經濟成長下滑至7%以下,同時也可遏制通縮風險。我們認為央行今年將再降準兩次,每次50個基點,還可能降低存款利率最多50個基點。
我們相信,同樣面對零通膨,台灣的貨幣政策走向應該類似英格蘭央行。我們將2015年臺灣的CPI預測從早前的1.0%下調至0.1%。但是,較低的油價短期內將使得進口價格下降,貿易出超增大,這將有助於提振臺灣的經濟成長。
除去短期內石化產品出口下降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全球成長復甦的非直接影響,油價下跌帶來的收益相當於台灣GDP的0.6%。因此我們對於2015年台灣GDP的預測從先前的3.7%上調至4.2%。由於經濟成長前景較好,台灣沒有必要降利率。儘管台灣央行將參照美國聯準會來調整貨幣政策,但在零通膨的環境下,央行可能維持利率不變。我們預估,台灣央行升息的時間將延遲至2016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