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5
- 最後登錄
- 2025-8-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8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421
- 相冊
- 1
- 日誌
- 11
   
狀態︰
離線
|
列 子 《沖虛真經》卷第一 天瑞篇
卷第一 天瑞篇
子 列 子 居 鄭 圃 , 四 十 年 人 無 識 者 . 國 君 卿 大 夫 視 之 , 猶 眾 庶 也 . 國 不 足 , 將 嫁 於 衛 . 弟 子 曰 : 「 先 生 往 無 反 期 , 弟 子 敢 有 所 謁 ; 先 生 將 何 以 教 ? 先 生 不 聞 壺 丘 子 林 之 言 乎 ? 」 子 列 子 笑 曰 : 「 壺 子 何 言 哉 ? 雖 然 , 夫 子 嘗 語 伯 昏 瞀 人 . 吾 側 聞 之 , 試 以 告 女 . 其 言 曰 : 有 生 不 生 , 有 化 不 化 . 不 生 者 能 生 生 , 不 化 者 能 化 化 . 生 者 不 能 不 生 , 化 者 不 能 不 化 . 故 常 生 常 化 . 常 生 常 化 者 , 無 時 不 生 , 無 時 不 化 . 陰 陽 爾 , 四 時 爾 , 不 生 者 疑 獨 , 不 化 者 往 復 . 往 復 , 其 際 不 可 終 ; 疑 獨 , 其 道 不 可 窮 . 黃 帝 書 曰 : 『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之 根 . 綿 綿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故 生 物 者 不 生 , 化 物 者 不 化 . 自 生 自 化 , 自 形 自 色 , 自 智 自 力 , 自 消 自 息 . 謂 之 生 化 形 色 智 力 消 息 者 , 非 也 . 」
子 列 子 曰 : 「 昔 者 聖 人 因 陰 陽 以 統 天 地 . 夫 有 形 者 生 於 無 形 , 則 天 地 安 從 生 ? 故 曰 : 有 太 易 , 有 太 初 , 有 太 始 , 有 太 素 . 太 易 者 , 未 見 氣 也 ; 太 初 者 , 氣 之 始 也 ; 太 始 者 , 形 之 始 也 ; 太 素 者 , 質 之 始 也 . 氣 形 質 具 而 未 相 離 , 故 曰 渾 淪 . 渾 淪 者 , 言 萬 物 相 渾 淪 而 未 相 離 也 . 視 之 不 見 , 聽 之 不 聞 , 循 之 不 得 , 故 曰 易 也 . 易 無 形 埒 , 易 變 而 為 一 , 一 變 而 為 七 , 七 變 而 為 九 . 九 變 者 , 究 也 ; 乃 復 變 而 為 一 . 一 者 , 形 變 之 始 也 . 清 輕 者 上 為 天 , 濁 重 者 下 為 地 , 沖 和 氣 者 為 人 ; 故 天 地 含 精 , 萬 物 化 生 .
子 列 子 曰 : 「 天 地 無 全 功 , 聖 人 無 全 能 , 萬 物 無 全 用 . 故 天 職 生 覆 , 地 職 形 載 , 聖 職 教 化 , 物 職 所 宜 . 然 則 天 有 所 短 , 地 有 所 長 , 聖 有 所 否 , 物 有 所 通 . 何 則 ? 生 覆 者 不 能 形 載 , 形 載 者 不 能 教 化 , 教 化 者 不 能 違 所 宜 , 宜 定 者 不 出 所 位 . 故 天 地 之 道 , 非 陰 則 陽 ; 聖 人 之 教 , 非 仁 則 義 ; 萬 物 之 宜 , 非 柔 則 剛 : 此 皆 隨 所 宜 而 不 能 出 所 位 者 也 . 故 有 生 者 , 有 生 生 者 ; 有 形 者 , 有 形 形 者 ; 有 聲 者 , 有 聲 聲 者 ; 有 色 者 , 有 色 色 者 ; 有 味 者 , 有 味 味 者 . 生 之 所 生 者 死 矣 , 而 生 生 者 皆 未 嘗 終 ; 形 之 所 形 者 實 矣 , 而 形 形 者 未 嘗 有 ; 聲 之 所 聲 者 聞 矣 , 而 聲 聲 者 未 嘗 發 ; 色 之 所 色 者 彰 矣 , 而 色 色 者 未 嘗 顯 ; 味 之 所 味 者 嘗 矣 , 而 味 味 者 未 嘗 呈 : 皆 無 為 之 職 也 . 能 陰 能 陽 , 能 柔 能 剛 , 能 短 能 長 , 能 員 能 方 , 能 生 能 死 , 能 暑 能 涼 , 能 浮 能 沈 , 能 宮 能 商 , 能 出 能 沒 , 能 玄 能 黃 , 能 甘 能 苦 , 能 羶 能 香 . 無 知 也 , 無 能 也 , 而 無 不 知 也 , 而 無 不 能 也 . 」
子 列 子 適 衛 , 食 於 道 , 從 者 見 百 歲 髑 髏 , 攓 蓬 而 指 , 顧 謂 弟 子 百 豐 曰 : 「 唯 予 與 彼 知 而 未 嘗 生 未 嘗 死 也 . 此 過 養 乎 ? 此 過 歡 乎 ? 」
種 有 幾 : 得 水 為 藚 , 得 水 土 之 際 , 則 為 蛙 蠙 之 衣 . 生 於 陵 屯 , 則 為 陵 舄 . 陵 舄 得 鬱 栖 , 則 為 烏 足 . 烏 足 之 根 為 蠐 螬 , 其 葉 為 胡 蝶 . 胡 蝶 胥 也 , 化 而 為 蟲 , 生 灶 下 , 其 狀 若 脫 , 其 名 曰 鴝 掇 . 鴝 掇 千 日 , 化 而 為 鳥 , 其 名 曰 乾 餘 骨 . 乾 餘 骨 之 沫 為 斯 彌 . 斯 彌 為 食 醯 頤 輅 . 食 醯 頤 輅 生 乎 食 醯 黃 軦 , 食 醯 黃 軦 生 乎 九 猷 . 九 猷 生 乎 瞀 芮 , 瞀 芮 生 乎 腐 蠸 . 羊 肝 化 為 地 皋 , 馬 血 之 為 轉 鄰 也 , 人 血 之 為 野 火 也 . 鷂 之 為 鸇 , 鸇 之 為 布 穀 , 布 穀 久 復 為 鷂 也 , 鷰 之 為 蛤 也 , 田 鼠 之 為 鶉 也 , 朽 瓜 之 為 魚 也 , 老 韭 之 為 莧 也 , 老 羭 之 為 猿 也 , 魚 卵 之 為 蟲 . 亶 爰 之 獸 自 孕 而 生 曰 類 . 河 澤 之 鳥 視 而 生 曰 鶂 . 純 雌 其 名 大 腰 , 純 雄 其 名 稚 蜂 . 思 士 不 妻 而 感 , 思 女 不 夫 而 孕 . 后 稷 生 乎 巨 跡 , 伊 尹 生 乎 空 桑 . 厥 昭 生 乎 濕 . 醯 雞 生 乎 酒 . 羊 奚 比 乎 不 筍 . 久 竹 生 青 寧 , 青 寧 生 程 , 程 生 馬 , 馬 生 人 . 人 久 入 於 機 . 萬 物 皆 出 於 機 , 皆 入 於 機 .
黃 帝 書 曰 : 「 形 動 不 生 形 而 生 影 , 聲 動 不 生 聲 而 生 響 , 無 動 不 生 無 而 生 有 . 形 , 必 終 者 也 ; 天 地 終 乎 ? 與 我 偕 終 . 終 進 乎 ? 不 知 也 . 道 終 乎 本 無 始 , 進 乎 本 不 久 . 有 生 則 復 於 不 生 , 有 形 則 復 於 無 形 . 不 生 者 , 非 本 不 生 者 也 ; 無 形 者 , 非 本 無 形 者 也 . 生 者 , 理 之 必 終 者 也 . 終 者 不 得 不 終 , 亦 如 生 者 之 不 得 不 生 . 而 欲 恆 其 生 , 畫 其 終 , 惑 於 數 也 . 精 神 者 , 天 之 分 ; 骨 骸 者 , 地 之 分 . 屬 天 清 而 散 , 屬 地 濁 而 聚 . 精 神 離 形 , 各 歸 其 真 ; 故 謂 之 鬼 . 鬼 , 歸 也 , 歸 其 真 宅 . 黃 帝 曰 : 『 精 神 入 其 門 , 骨 骸 反 其 根 , 我 尚 何 存 ? 』 」
人 自 生 至 終 , 大 化 有 四 : 嬰 孩 也 , 少 壯 也 , 老 耄 也 , 死 亡 也 . 其 在 嬰 孩 , 氣 專 志 一 , 和 之 至 也 ; 物 不 傷 焉 , 德 莫 加 焉 . 其 在 少 壯 , 則 血 氣 飄 溢 , 欲 慮 充 起 ; 物 所 攻 焉 , 德 故 衰 焉 . 其 在 老 耄 , 則 欲 慮 柔 焉 ; 體 將 休 焉 , 物 莫 先 焉 . 雖 未 及 嬰 孩 之 全 , 方 於 少 壯 , 間 矣 . 其 在 死 亡 也 , 則 之 於 息 焉 , 反 其 極 矣 .
孔 子 遊 於 太 山 , 見 榮 啟 期 行 乎 郕 之 野 , 鹿 裘 帶 索 , 鼓 琴 而 歌 . 孔 子 問 曰 : 「 先 生 所 以 樂 , 何 也 ? 」 對 曰 : 「 吾 樂 甚 多 : 天 生 萬 物 , 唯 人 為 貴 . 而 吾 得 為 人 , 是 一 樂 也 . 男 女 之 別 , 男 尊 女 卑 , 故 以 男 為 貴 ; 吾 既 得 為 男 矣 , 是 二 樂 也 . 人 生 有 不 見 日 月 、 不 免 襁 褓 者 , 吾 既 己 行 年 九 十 矣 , 是 三 樂 也 . 貧 者 士 之 常 也 , 死 者 人 之 終 也 , 處 常 得 終 , 當 何 憂 哉 ? 」 孔 子 曰 : 「 善 乎 ! 能 自 寬 者 也 . 」
林 類 年 且 百 歲 , 底 春 被 裘 , 拾 遺 穗 於 故 畦 , 並 歌 並 進 . 孔 子 適 衛 , 望 之 於 野 . 顧 謂 弟 子 曰 : 「 彼 叟 可 與 言 者 , 試 往 訊 之 ! 」 子 貢 請 行 . 逆 之 壟 端 , 面 之 而 歎 曰 : 「 先 生 曾 不 悔 乎 , 而 行 歌 拾 穗 ? 」 林 類 行 不 留 , 歌 不 輟 . 子 貢 叩 之 不 已 , 乃 仰 而 應 曰 : 「 吾 何 悔 邪 ? 」 子 貢 曰 :「 先 生 少 不 勤 行 , 長 不 競 食 , 老 無 妻 子 , 死 期 將 至 : 亦 有 何 樂 而 拾 穗 行 歌 乎 ? 」 林 類 笑 曰 : 「 吾 之 所 以 為 樂 , 人 皆 有 之 , 而 反 以 為 憂 . 少 不 勤 行 , 長 不 競 時 , 故 能 壽 若 此 . 老 無 妻 子 , 死 期 將 至 , 故 能 樂 若 此 . 子 貢 曰 : 「 壽 者 人 之 情 , 死 者 人 之 惡 . 子 以 死 為 樂 , 何 也 ? 」 林 類 曰 : 「 死 之 與 生 , 一 往 一 反 . 故 死 於 是 者 , 安 知 不 生 於 彼 ? 故 吾 知 其 不 相 若 矣 . 吾 又 安 知 營 營 而 求 生 非 惑 乎 ? 亦 又 安 知 吾 今 之 死 不 愈 昔 之 生 乎 ? 」 子 貢 聞 之 , 不 喻 其 意 , 還 以 告 夫 子 . 夫 子 曰 : 「 吾 知 其 可 與 言 , 果 然 ; 然 彼 得 之 而 不 盡 者 也 . 」
子 貢 倦 於 學 , 告 仲 尼 曰 : 「 願 有 所 息 . 」 仲 尼 曰 : 「 生 無 所 息 . 」 子 貢 曰 : 「 然 則 賜 息 無 所 乎 ? 」 仲 尼 曰 : 「 有 焉 耳 . 望 其 壙 , 睪 如 也 , 宰 如 也 , 墳 如 也 , 鬲 如 也 , 則 知 所 息 矣 . 」 子 貢 曰 : 「 大 哉 死 乎 ! 君 子 息 焉 , 小 人 伏 焉 . 」 仲 尼 曰 : 「 賜 ! 汝 知 之 矣 . 人 胥 知 生 之 樂 , 未 知 生 之 苦 ; 知 老 之 憊 , 未 知 老 之 佚 ; 知 死 之 惡 , 未 知 死 之 息 也 . 晏 子 曰 : 『 善 哉 , 古 之 有 死 也 ! 仁 者 息 焉 , 不 仁 者 伏 焉 . 』 死 也 者 , 德 之 徼 也 . 古 者 謂 死 人 為 歸 人 . 夫 言 死 人 為 歸 人 , 則 生 人 為 行 人 矣 . 行 而 不 知 歸 , 失 家 者 也 . 一 人 失 家 , 一 世 非 之 ; 天 下 失 家 , 莫 知 非 焉 . 有 人 去 鄉 土 、 離 六 親 、 廢 家 業 、 遊 於 四 方 而 不 歸 者 , 何 人 哉 ? 世 必 謂 之 為 狂 蕩 之 人 矣 . 又 有 人 鍾 賢 世 , 矜 巧 能 、 修 名 譽 、 誇 張 於 世 而 不 知 己 者 , 亦 何 人 哉 ? 世 必 以 為 智 謀 之 士 . 此 二 者 , 胥 失 者 也 . 而 世 與 一 不 與 一 , 唯 聖 人 知 所 與 , 知 所 去 . 」
或 謂 子 列 子 曰 : 「 子 奚 貴 虛 ? 」 列 子 曰 : 「 虛 者 無 貴 也 . 」 子 列 子 曰 : 「 非 其 名 也 , 莫 如 靜 , 莫 如 虛 . 靜 也 虛 也 , 得 其 居 矣 ; 取 也 與 也 , 失 其 所 矣 . 事 之 破 毀 而 後 有 舞 仁 義 者 , 弗 能 復 也 . 」
粥 熊 曰 : 「 運 轉 亡 已 , 天 地 密 移 , 疇 覺 之 哉 ? 故 物 損 於 彼 者 盈 於 此 . 成 於 此 者 虧 於 彼 . 損 盈 成 虧 , 隨 世 隨 死 . 往 來 相 接 , 間 不 可 省 , 疇 覺 之 哉 ? 凡 一 氣 不 頓 進 , 一 形 不 頓 虧 ; 亦 不 覺 其 成 , 亦 不 覺 其 虧 . 亦 如 人 自 世 至 老 , 貌 色 智 態 , 亡 日 不 異 ; 皮 膚 爪 髮 , 隨 世 隨 落 , 非 嬰 孩 時 有 停 而 不 易 也 . 間 不 可 覺 , 俟 至 後 知 . 」
杞 國 有 人 憂 天 地 崩 墜 , 身 亡 所 寄 , 廢 寢 食 者 ; 又 有 憂 彼 之 所 憂 者 , 因 往 曉 之 , 曰 : 「 天 , 積 氣 耳 , 亡 處 亡 氣 . 若 屈 伸 呼 吸 , 終 日 在 天 中 行 止 , 奈 何 憂 崩 墜 乎 ? 」 其 人 曰 : 「 天 果 積 氣 , 日 月 星 宿 , 不 當 墜 耶 ? 」 曉 之 者 曰 : 「 日 月 星 宿 , 亦 積 氣 中 之 有 光 耀 者 ; 只 使 墜 , 亦 不 能 有 所 中 傷 . 」 其 人 曰 : 「 奈 地 壞 何 ? 」 曉 者 曰 : 「 地 積 塊 耳 , 充 塞 四 虛 , 亡 處 亡 塊 . 若 躇 步 跐 蹈 , 終 日 在 地 上 行 止 , 奈 何 憂 其 壞 ? 」 其 人 舍 然 大 喜 , 曉 之 者 亦 舍 然 大 喜 . 長 廬 子 聞 而 笑 之 曰 : 「 虹 蜺 也 , 雲 霧 也 , 風 雨 也 , 四 時 也 , 此 積 氣 之 成 乎 天 者 也 . 山 岳 也 , 河 海 也 , 金 石 也 , 火 木 也 , 此 積 形 之 成 乎 地 者 也 . 知 積 氣 也 , 知 積 塊 也 , 奚 謂 不 壞 ? 夫 天 地 , 空 中 之 一 細 物 , 有 中 之 最 巨 者 . 難 終 難 窮 , 此 固 然 矣 ; 難 測 難 識 , 此 固 然 矣 . 憂 其 壞 者 , 誠 為 大 遠 ; 言 其 不 壞 者 , 亦 為 未 是 . 天 地 不 得 不 壞 , 則 會 歸 於 壞 . 遇 其 壞 時 , 奚 為 不 憂 哉 ? 子 列 子 聞 而 笑 曰 : 「 言 天 地 壞 者 亦 謬 , 言 天 地 不 壞 者 亦 謬 . 壞 與 不 壞 , 吾 所 不 能 知 也 . 雖 然 , 彼 一 也 , 此 一 也 . 故 生 不 知 死 , 死 不 知 生 ; 來 不 知 去 , 去 不 知 來 . 壞 與 不 壞 , 吾 何 容 心 哉 ? 」
舜 問 乎 烝 曰 : 「 道 可 得 而 有 乎 ? 」 曰 : 「 汝 身 非 汝 有 也 , 汝 何 得 有 夫 道 ? 」 舜 曰 : 「 吾 身 非 吾 有 , 孰 有 之 哉 ? 」 曰 : 「 是 天 地 之 委 形 也 . 生 非 汝 有 . 是 天 地 之 委 和 也 . 性 命 非 汝 有 , 是 天 地 之 委 順 也 . 孫 子 非 汝 有 , 是 天 地 之 委 蛻 也 . 故 行 不 知 所 往 , 處 不 知 所 持 , 食 不 知 所 以 . 天 地 強 陽 , 氣 也 ; 又 胡 可 得 而 有 邪 ? 」
齊 之 國 氏 大 富 , 宋 之 向 氏 大 貧 ; 自 宋 之 齊 , 請 其 術 . 國 氏 告 之 曰 :「 吾 善 為 盜 . 始 吾 為 盜 也 . 一 年 而 給 , 二 年 而 足 , 三 年 大 穰 . 自 此 以 往 , 施 及 州 閭 . 」 向 氏 大 喜 . 喻 其 為 盜 之 言 , 而 不 喻 其 為 盜 之 道 , 遂 踰 垣 鑿 室 , 手 目 所 及 , 亡 不 探 也 . 未 及 時 , 以 贓 獲 罪 , 沒 其 先 居 之 財 . 向 氏 以 國 氏 之 謬 己 也 , 往 而 怨 之 . 國 氏 曰 : 「 若 為 盜 若 何 ? 」 向 氏 言 其 狀 . 國 氏 曰 : 「 嘻 ! 若 失 為 盜 之 道 至 此 乎 ? 今 將 告 若 矣 . 吾 聞 天 有 時 , 地 有 利 . 吾 盜 天 地 之 時 利 , 雲 雨 之 滂 潤 , 山 澤 之 產 育 , 以 生 吾 禾 , 殖 吾 稼 , 築 吾 垣 , 建 吾 舍 . 陸 盜 禽 獸 , 水 盜 魚 鱉 , 亡 非 盜 也 . 夫 禾 稼 、 土 木 、 禽 獸 、 魚 鱉 , 皆 天 之 所 生 , 豈 吾 之 所 有 ? 然 吾 盜 天 而 亡 殃 . 夫 金 玉 珍 寶 , 穀 帛 財 貨 , 人 之 所 聚 , 豈 天 之 所 與 ? 若 盜 之 而 獲 罪 , 孰 怨 哉 ? 」 向 氏 大 惑 , 以 為 國 氏 之 重 罔 己 也 , 過 東 郭 先 生 問 焉 . 東 郭 先 生 曰 : 「 若 一 身 庸 非 盜 乎 ? 盜 陰 陽 之 和 以 成 若 生 , 載 若 形 ; 況 外 物 而 非 盜 哉 ? 誠 然 , 天 地 萬 物 不 相 離 也 ; 仞 而 有 之 , 皆 惑 也 . 國 氏 之 盜 , 公 道 也 , 故 亡 殃 ; 若 之 盜 , 私 心 也 , 故 得 罪 . 有 公 私 者 , 亦 盜 也 ; 亡 公 私 者 , 亦 盜 也 . 公 公 私 私 , 天 地 之 德 . 知 天 地 之 德 者 , 孰 為 盜 耶 ? 孰 為 不 盜 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