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生理欲望
生理層次上,天生和最顯明的欲望就是飲食和性欲。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亦言“食色性也。”飲食、男女就是人的天性。但是追求靈修生活的人,就要對它們有所節制,才有可能將欲望的主力導向對天主的追求。
耶穌公開傳教的時候,祂時常參加一些宴席,既然參加宴席,就免不了要吃吃喝喝。在這共融時刻,耶穌並不扮演飲食苦行者,祂是和眾人一塊享受美食和美酒。但是,耶穌也有守齋和克苦的時候,我們不相信在私下耶穌是貪吃貪飲的人。
這裏並不教導人做終身嚴苛的守齋者(除非你有這召叫或某目的),但是為追求靈修生活的人,在吃喝方面若沒有節制,或花很多時間和心思在美食上,肯定會影響靈修生活。有些人在吃喝方面很隨緣,有好吃的東西,就開心和感恩的吃喝;擺上平淡的飲食,他也開心和感恩的吃喝,他的心並不牽掛在美食上。這樣的人,是有福的。度靈修生活的人,本就不該被這些東西牽絆,而不是不能享受美食。
一個貪口欲之樂的人,除非有一天能在克修中改正口欲的偏向,否則,他難以體會到“寡欲者得自由”的含意。其實一位貪口欲的人,若能克勝口欲的偏向,甚至能比一般人更快成聖:因為一旦進入口欲的克修,就包含了整個心性的操練,絕不只是口欲的問題。當然,這種克修需要以喜悅的心操練,是為了愛天主而做克修,同時配合心神收斂、守靜、祈禱,才能達到最好的靈修效果。
性欲亦是人的天性,不少靈修人也體驗自身性欲的困擾。性欲本不是一件壞事,而是生命力的表現。性的寓意,象徵願意與他人親密結合。只是說,在追求天主上,或說在靈性生命的追求上,性欲會拉人投向受造物,而不是推人投向靈性生命的追求。有靈修經驗的人都知道,越離開純物質、生理和性欲的影響,越能進入屬靈的經驗,其產生的靈性生活也越清純。這也為什麼,有深度默觀靈修經驗的人,都願意努力度好克修生活,希望能穩定於這美好的靈性狀態。
靈修生活中經驗靈性生命美好以及體驗空靈境界的人,如果可以選擇,他寧願不要有任何性欲存留在身上。為他而言,性欲這東西絕不是享受,而是一種打擾,好比欣賞一首美妙的歌,卻被外在雜音干擾,總是讓人難過和不舒服。如果能完全不受干擾,無止盡的享受那美好的音樂,那該是多麼的美好。
聖保祿曾三次祈求天主除去他身上的刺(參閱格後十一6-9),有人認為保祿是受到性的困擾,這種臆測雖然沒有根據,卻也算合乎情理。因為像保祿這種能吃苦、不怕迫害、不怕災難的人,到底還有什麼軟弱得要三次哀求天主?所以有人推測保祿受到情欲的困擾。如果這臆測是正確的,那麼天主回答保祿:“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格後十二9)。意思是說:“我給你的恩寵,已足夠讓你去面對你性欲上的困擾。而且你能在長久的情欲困擾中依然堅持你的聖召,已證明是我的恩寵在你身上運作,也證明了你對我的渴望,否則就不會堅持到現在。”
為一位靈修人而言,天主賜予恩寵自此除去他性欲的困擾,或賜予恩寵幫助他在情欲困擾中仍然堅持自己的靈修生活,這兩種恩寵,後者的恩寵可能是更大的了。前者除去了情欲,就不能再為此立功修德:後者則能繼續在奮鬥中立功修德,也可由此修煉謙虛和依靠天主。因此,後者的恩寵是更大的。
耶穌說:“有些閹人是為了天國。能領悟的,就領悟罷!”(瑪十九12)為了天國放棄婚姻或情欲生活,這不只需要天主的恩寵,自己本身也要有悟性及韌性。為了天國而完好整合自己的情欲,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修煉。聖潔的內修通常要在長期的困擾和挫折中學習,甚至在錯亂中學習。在這過程中,除非你韌性很強、耐心很大,追求天主的心遠勝情欲上的困擾,否則你會放棄繼續做深化的整合。
真正的整合之道,在於平安和喜樂之心。不是由於我喜歡這種困擾,而是我愛了天主,我也知道天主愛我,所以我可以安然在某種內心波動中繼續奮鬥。而且人不該害怕紊亂的情欲,只要認真面對它,總有一天將會發現,它反而可以教導我們如何做單純的人。
來源:天主教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