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茶具的發展與演變
在中國古代稱茶具為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晉代,稱之為茶器,陸羽在《茶經》中,將採茶的工具稱做茶具,煮茶器具稱做茶器,用以區分它們各自的用圖。
歷史上出現的茶具
當原始社會人類發現野生茶樹時,一開始或許是生嚼鮮葉或煮成湯,並沒有專用的煮茶器具,一直到了封建社會茶具才誕生,是些基本的煮茶鍋、飲茶的碗、存茶的罐等。
到了秦漢時期,泡茶方法變得稍為複雜一些,將餅茶搗成末放入瓷壺中並注入沸水,可能還會加入一點類柑橘的東西來調味,這時便出現了一些簡單的茶具;唐朝時期,北方地區飲茶的人增多,順帶引起各地瓷窯的興起,並以燒製茶具為中心。
在陸羽《茶經》所列煮茶、飲茶、炙茶、貯茶的用具共有28件,由於非常的繁雜,一般百姓使用不到;直到宋代民間飲茶用茶盞(一種小型的茶碗,口闊底小)。
明代時,飲茶則推崇白色的瓷具,器型小而精巧,明代中期以後,又出現了使用瓷壺和紫砂壺的流行風尚;清代彩瓷茶具、福州漆器等茶具也相繼風行。
【品茶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