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2-22
- 最後登錄
- 2024-2-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76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84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老茶的分辨
大概找了一些資訊,分享給大家唷
茶經過長時間溫度、溼度的自然催化,產生緩慢的發酵作用,茶葉色澤會由墨綠色轉褐色甚至轉深褐色至黑色,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茶通常是手工採茶較多,剪刀剪的茶較少,五十年以上的茶都是手採茶,外觀看起來是條狀,因當時做茶沒有揉捻,非如現在的高山茶外觀,茶梗也較多,市場上出現的仿古茶幾乎都是高溫烤烘焙成焦碳黑(墨黑色)聞起來炭味十足。
老茶經過自然轉化後,茶葉顏色較為深色,但茶葉外觀顏色很自然,聞起來有一股陳年之味,有些會有點像普洱茶味,此為茶葉自然轉化現象,年代較久者沖泡後茶葉展不開,有些夠老的會呈木化現象,如果黑黑亮亮的通常是炭烤出來的『新老茶』而非真老茶”。
陳年老茶滋味:真正老茶不應有碳味,碳烤觀念是近年發展出來的手法,老茶長期的自然發酵,濃醇甘潤,好的老茶,入口滑順自然甘甜無刺激性,性轉溫潤....耐泡,不會讓人睡不著。
陳年老茶的茶湯:烏龍茶 10~20 年茶湯呈較淡琥珀紅色,40年以上色更深,有些因存放地點的關係,或本來就發酵較重茶湯會變深琥珀紅色,透而明亮並帶油光,表面層有植物芳香脂,其實老茶很難說清楚,因做茶的發酵程度、保存條件等會讓老茶有很大的差異、總之多喝多比較,喝多了就其得知真假。
二三十年來,國內風行陳年普洱老茶與古董級普洱老茶的藏飲,因此,只要一提到老茶,大家都立刻會往普洱方面思索,臺灣老茶與雲南普洱茶有著不同的製作工藝,其實真正最好的陳年老茶不比陳年普洱老茶差,大部份的老茶是保存在被遺忘的角落
如《茶與藝術》發行人季野指出,老茶的來源有三:
(一)、茶友的存茶,在臺灣茶鼎盛時期,到臺灣各地特別收購,部分保留下來的。
(二)、業者故意留下來,預期久存後風味更特殊的茶種,符合高經濟效益。
(三)、業者賣不出去剩下的,1986年以後外銷轉內銷許多專做外銷的茶商,成袋成批都堆在倉庫或閣樓,一放數十年。
在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上的研究少之又少,根本沒有一套像普洱茶論述的書籍出現,所以坊間銷售上經常是茶行茶商老闆說了算。
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
臺灣老茶的年份辨識上根據臺灣製茶技術的演進,還是有些脈絡可尋,以下就綜合各界資訊來進行初步介紹:
1. 自然陳化老茶:不曾取出烘焙的老茶,茶經經過歲月的自然陳化,產生緩慢的轉化作用,茶葉會轉褐色甚至轉深褐色至黑色。
(1)10年以內:的茶葉外形呈深褐色,茶湯呈香檳色,開湯後葉片完整,香氣似焦糖香,滋味濃厚,甘潤不澀。
(2)10年以上的老茶茶葉外形黝黑發亮,茶湯暗紅,開湯後葉片完整,香氣?陳香味,滋味醇潤。至於那些造假的老茶,只是用電烤箱經過一至兩次的高溫焙火,以達到貌似「陳年老茶」的外觀?色,但茶莖顯白;泡開葉片不完整,略帶綠色;喝到嘴裏沒有陳香味,只有焦糊味。
(3)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茶通常是手工採茶較多,剪刀剪的茶較少,五十年以上的茶都是手採茶,外觀看起來是條狀,因當時做茶沒有揉捻,非如現在的高山茶外觀,茶梗也較多。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葉
老茶經過自然轉化後,茶葉顏色較為深色,但茶葉外觀顏色很自然,聞起來有一股陳年之味,有些會有點像普洱茶味,此為茶葉自然陳化現象,年代較久者沖泡後茶葉展不開,有些夠老的會呈木化現象。
烏龍茶30~40年茶湯呈較淡琥珀紅色,會有梅乾香味,滋味;40年以上茶湯色更深,有些因存放地點的關係,或本來就發酵較重茶湯會變深琥珀紅色,透而明亮並帶油光,表面層有植物芳香脂,其實老茶很難說清楚,因做茶的發酵程度、保存條件等會讓老茶有很大的差異、總之多喝多比較,喝多了就知道真假。
好的老茶葉底都是可以完全展開,少數被焙死的老茶葉底才無法展開。
2. 年年複焙的老茶:用精緻的烏龍茶種製成成品茶以後,每年都需要用焙籠或烘焙機複火,用龍眼木炭細火慢焙幾十個鐘頭,然後再放在竹簍或陶甕裏存放;不需要真空包裝,要與空氣接觸氧化後?生出陳香味;但不能受潮,需要通風和乾燥。通過這樣年復一年的多次焙火和存放,使茶葉的乾茶外形?色烏黑發亮,茶湯?色呈深褐或暗紅,通透明亮,氣味陳香,口感厚重,持久耐泡。
3. 人工速成:市場上出現的仿古茶幾乎都是烤成焦碳黑(墨黑色)聞起來炭味十足。如果黑黑亮量的通常是炭烤出來的『新老茶』而非真老茶。
介紹完老茶之後就來開始泡茶囉
茶葉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葉
30年台灣老茶葉外觀為條狀,顏色深褐色,味道充滿陳年香氣
是不是令人口水直流了
茶湯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茶湯
茶湯充滿類似梅干菜陳年酸味,顏色為重琥珀色
吃完午餐後享受老茶,實在是非常奢侈的行為
整個人身心都充滿放假的感覺了
葉底
台灣陳年老茶 - 30年 葉底
葉子展開的非常完整,葉形肥厚
實在是很不得了
邊泡茶邊聊天,中午休息時間變得相當愜意
這應該就是一種小卻幸 哈哈 |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