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油條圖中左邊小女孩手中提的是“油條”,又稱“油炸鬼”(yu-hue-kwei)。“油炸鬼”炸的是宋朝陷害忠臣岳飛的奸臣秦檜。“油炸鬼”本為中國民間小吃,傳入台灣後,成為最平民化的食物,台南人喝杏仁茶、米乳要配油條,吃鹹粥、魚丸湯也喜歡放油條,以油條沾醬油作為早餐吃稀飯的菜餚,別有風味。其他地方的人,一般用來夾在燒餅內,與豆漿搭配食用。背景的工地,因當時無工地安全規範,及環保觀念,所以建材堆得亂七八糟,又無安全圍籬;鄰居為了敦親睦鄰,能忍則忍,給人方便。廟口賣紙錢香燭在4、50年代時,廟口往往是地方上最熱鬧的場所。無論是白天或夜晚,廟口前人潮不斷,無形中構成一個流動市集。求神拜佛是民眾很重要的精神寄託,也因此造就了賣紙錢香燭的攤販。那個年代,一般家庭生活困苦,於是住在附近的孩子,也會跟隨著家長在廟口做起香燭生意。賣香腸和烏魚子的攤位圖中為賣香腸和烏魚子的攤位,現貨任人挑選,做到童叟無欺。雖然晾在戶外,衛生堪虞,但以現代觀點來看,卻省去過度包裝的問題。香腸臘肉通常是節慶時,家家必備。有些手藝不錯的家庭主婦,甚至會在舊曆年前,自行製作臘味,分送親朋好友享用,年節氣氛因為臘味更形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