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慈善公益]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新竹家扶中心招募「在家做公益」寄養家庭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5-11 13:42: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 新竹家扶中心招募「在家做公益」寄養家庭

大成報-2017年05月10日 下午15:03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新竹家扶中心在母親節前夕5/10日與新竹縣府共同舉行「在家做公益」寄養家庭招募記者會,現場以「家的積木拼圖」聚焦,由新竹縣副縣楊文科、家扶中心主任沈俊賢、寄養媽媽們分別以「在家做公益」、「願接受挑戰」、「關懷兒童」、「愛的傳遞」堆疊,彰顯出寄養家庭的服務的意涵,鼓勵社會大眾,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在家做公益」寄養家庭招募記者會場上,新竹家扶中心特別邀請擔任寄養家庭20年的翠紅寄養媽媽、10年的芷榛寄養媽媽分享成為寄養家庭,照顧孩子辛苦、喜悅及祝福送走孩子迎接新生活的歷程點滴。楊文科副縣長代表邱鏡淳縣長特地前來見證另類母親的偉大,並獻上花束,感謝寄養媽媽無私的大愛與辛勞!

今日活動由郭淑惠幼兒園的30名幼兒以舞蹈暖身,活動在幼兒歡樂的唱唱跳跳中開始。郭淑惠幼兒園十分支持家扶寄養工作,之前曾有寄養孩童就讀郭淑惠幼兒園,除獲得學費優惠外,保育老師也給予情緒及學習上的特別關照,使寄養孩子每天都期待上學。

新竹家扶中心主任沈俊賢表示,家庭式的寄養有別於機構安置,它的立意是讓需要離家接受安置照顧的孩子,進入每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讓孩子重新感受家的關愛。需要安置的孩子來自各有不同的身心問題,每個孩子都需要不一樣的關照,是ㄧ份極具挑戰的工作,期待有意願的家庭可以~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沈俊賢主任表示,寄養兒少早年多是父母傷亡的暫時照顧,現今多是棄兒或受虐兒,他們身心與行為問題越來越多元,導致寄養家庭照顧壓力巨大,折損的速度遠遠超過新進的寄養家庭數量,加上許多資深的寄養家庭紛紛退休,因此需要更多新血加入。以104年為例,雖然招募1戶寄養家庭,卻有7戶寄養家庭流失;105年雖有近年來最多的7戶寄養家庭通過申請,但是同時也有5戶終止寄養服務。呼籲社會上有愛心的家庭,加入寄養家庭行列,諮詢電話:03-5678585轉寄養組,或參考新竹家扶官網。

█牽孩子的手沒空過 翠紅媽媽的故事

寄養媽媽楊翠紅擔任寄養家庭今年剛好滿20年。20年前在參與保母訓練課程時,得知有許多產生無人照顧的孩子需要寄養家庭照顧他們,家扶中心缺乏寄養家庭,遂從當時加入至今。翠紅媽媽算了算照顧過的寄養孩子約有30位,少則照顧幾天,多則照顧3-4年。

翠紅媽媽表示:20年來,自己牽著孩子的手都沒有空過,大手牽小手,陪伴孩子成長。翠紅媽媽清楚,每一個孩子的來到寄養家庭之前的成長過程她沒有參與,與先前的照顧者的標準及期待不會一樣,照顧過程五味雜陳,不只要同理孩子的狀況,更要設法讓孩子走出來。有的孩子鬱鬱寡歡,說話聲音很小;有的孩子則一進入寄養家庭便開始破口大罵翻桌,罵累了還會要水喝,然後繼續罵;有的孩子試探著寄養媽媽愛不愛他,曾半夜叫著寄養媽媽起床,為他煮著綠豆湯………,這些孩子,都帶著許多過往的創傷經驗,對於他們的特殊行為只有心疼。

翠紅媽媽印象最深刻則是照顧一位近4年的寄養童喜樂寶,那一年他來到寄養家庭時才出生2天,臍帶都未掉,就這樣一路照顧,看著孩子的父母親被停止親權、轉安置出養機構到出養國外,每一次的分離都心如刀割。翠紅寄養媽媽知道縱然不捨,也要給予祝福,讓孩子走出去,追求新的幸福家庭。

翠紅媽媽也談到有一位孩子在幼稚園時便住到家裡,返回原生家庭後,仍然持續保持聯繫,如今他已經開始經營果園,有安定的事業,為他感到欣喜。翠紅媽媽說:不會用我的標準去看待生命,每一個相見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珍惜每一天及每一個生命。翠紅媽媽最後也呼籲,愛需要延續,服務也需要接力,目前企需尋找接班人,再牽起孩子手的家庭。

█把孩子失去的一點一點補回來 芷臻寄養媽媽及國棻寄養爸爸的故事

張芷臻寄養媽媽與陳國棻寄養爸爸擔任寄養家庭今年剛好滿10年,這10年來約照顧10位0-2歲的寄養孩子。

芷臻媽媽及國棻爸爸談到:讓幼兒獲得安全感其實很簡單,吃飽、睡飽、玩的滿足,不責備多陪伴,不需要給太多垃圾食物,其實不難照顧。這幾句簡單的話中,都是滿滿的愛及用心。實際上,芷臻媽媽及國棻爸爸所照顧的寄養孩子並不好照顧,例如去年才出養到國外的寄養孩子~彭彭~患有軟喉症,喝奶不順,容易嗆到,吃東西不容易,容易肺炎。但經過他們悉心的照顧,彭彭於出養前各項發展已經是健檢醫師眼中的優等生了。

芷臻寄養媽媽及國棻寄養爸爸目前照顧的遲緩兒童~卉卉~,104年2月來到寄養家庭時已經2歲1個月了。發展上粗大動作僅11個月,精細動作也僅在13個月,吃飯時甚至需要軟質食物,吞嚥不容易。但是1年6個月後,在106年4月教育處幼教評估鑑定會議中已經決定9月開始就讀一般幼兒園,雖然上學期間,仍需要一對一指導員從旁協助,但卉卉即將邁入成長新的里程碑。從踉蹌的學步開始,每一步的前進都是不容易。

芷臻媽媽說,寄養孩子的身世讓人心疼,經常在受到不安全的關係下,情緒不安,也經常在無照顧知能或者疏忽下,生理發展與一般孩子不同,但是看著他們一天天進步,一切都值得了。在能力可及的情況下為孩子們付出,用善的力量影響、溫暖他們以及這個社會,那樣無形的回報及感動,對芷臻寄養媽媽及國棻寄養爸爸而言是他們持續從事寄養服務的最大動力。

來源:大成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7 04: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