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十牛圖頌(十四)牧牛1
鞭索時時不離身,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羈鎖無抑自逐人。
第五境界「牧牛」,就是時時刻刻回光返照,有能觀、所觀,等於《心經》所說的觀照般若;要保持這念覺照、覺察、覺悟的心,看住這頭牛,不要讓牠跑了。
前面的「得牛」屬於見道位,此處「牧牛」則屬於「修道」的階段。「修道」要在靜中養成、動中磨鍊,無論白天、晚上,動靜之間,都要護念這念心,使其臻至純熟。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是屬於「牧牛」的前方便法門,因為「四正勤」還是落入善、惡兩邊,尚未契入中道實相,還沒找到這念心。而「牧牛」則是已找到這念心,並用覺照的方法,直截了當從這念心上來用功,不假任何方便。雖然「四正勤」是方便法門,但也不妨礙使用它,只要不執著,最後功夫純熟了,還是可以真正達到「牧牛」的目的與境界。(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