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9-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66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02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百年身世揭秘!漁翁島燈塔曾是迷彩色
聯合新聞網 2018/05/12 10:03
台灣本島及離島地區總計36座燈塔,交通部航港局正進行「台灣地區燈塔整建及發展計畫」,為燈塔總體檢並進行整建,歷史調研過程中,發現許多珍貴第一手資料,例如漁翁島燈塔曾因軍事需要,將塔身塗成迷彩「防空色」,後來才又恢復成白色。
交通部航港局統計,塔齡超過百年以上有20座,介於60至100年也有8座。其中具有文化資產身分的有11座,分別為漁翁島、東莒島、東引島及烏坵嶼燈塔等國定古蹟4座;彭佳嶼、白沙岬、高雄燈塔等縣(市)定古蹟3座;高美、鵝鑾鼻、目斗嶼、綠島燈塔等歷史建築4座。
航港局委託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進行歷史調查研究,就燈塔的人物、建築的特色等進行整個歷史、文化作系統性的整理,發現很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如漁翁島燈塔於1951年配合軍事需要,將塔身塗以迷彩「防空色」,至1969年才恢復原來之白色。
另外,烏坵嶼燈塔原設計者為韓得善,在塔身留有一塊紀念色彩鮮明的石匾,但1971年時,英文燈塔名牌被要求撤換成中文名牌,因為燈塔看守夫覺得不妥,用臨時覆蓋方式處理,使得該石匾得以保存下來。
航港局表示,「台灣地區燈塔整建及發展計畫(106~109年)」於105年9月提報行政院核定通過,現已陸續針對燈塔進行全面體檢,投入計畫總經費共2.45億元。
航港局指出,燈塔極具文化資產價值,目前正進行資料蒐集,以爭取更多燈塔取得文資身分認證,因此燈塔整建計畫也包括未具有文資身分者共18座,其委託規劃設計、監造標已於107年元月完成,工程標於5月1日決標,後續將進行燈塔園區及房舍整建、聯外交通改善、綠色永續能源建置、海事資產維護及展覽室建置等,預計109年施工完竣。
另燈塔整建計畫中具文資身分者共10座,目前均已完成修復再利用,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提送各古蹟主管機關審議,預計107年12月底完成規劃設計,108年開始施工,後續將以「修舊如舊」保護文化資產前題下,進行相關修復作業,期待在109年底以嶄新面貌再現風華。
目前已開放觀光的燈塔有12座,航港局將配合整建計畫的進行,檢視燈塔地理環境及交通可及性,審慎評估其他燈塔開放觀光之可行性,期藉由推展燈塔觀光,讓民眾近距離體驗台灣燈塔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