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心想佛時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隨心轉。常想佛不知不覺中相貌會變得圓滿。
佛的身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我們常想佛,日久亦變成相似的清虛之體,百病不生。
「晝夜相續,求生彼剎」。表示信心清淨,不顧一切阻礙,勇猛精進。
同時必須發菩提心,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誠到了極處就是菩提心。
有人說:「這年頭若用真誠心待人,豈不處處要吃虧?」
應知吃虧算得了什麼,你還能活幾年,若不肯吃虧,將永在輪迴之中。
對自己,遵從佛的教訓,一心稱念;對人,亦照佛的教訓,應具何種心態與行為,統統照作,這些都在「持諸禁戒」一句經文之中。
所有禁戒都包括在本經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所以我勸大家早晚課念無量壽經。
如時間不許可,早課念第六品四十八願,念佛號,念得愈多愈好,晚課念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此五品是戒律。
念第六品要發願,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
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是阿彌陀佛處世待人的態度,學阿彌陀佛的行為,我們的行就同佛。
個人所修,積功累德,全部迴向眾生,迴向世界,希望所有一切苦難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此即代眾生苦供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