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30
- 最後登錄
- 2025-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4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254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何處是岸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一段非常重要,佛吩咐弟子們,「以是義故」,由這個平常教你們的道理,「汝等比丘」,你們這些出家跟我的一千二百人,「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我的說法像過河的船一樣。筏就是木頭綑起來過河用的木排,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還把船揹起來走嗎?沒有這樣笨的人。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是個比方。「法尚應捨」,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何況非法」,何況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後捨不乾淨,還是不能成道的,何況非正法,更不能著相了。這裡佛講得非常徹底。
佛法傳到中國,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岸在那裡呢?不須要回頭啊!現在就是岸,一切當下放下,岸就在這裡。
禪宗有個公案,有一個龍湖普聞禪師,普聞是他的名字,他是唐朝僖宗太子,看破了人生,出了家到石霜慶諸禪師那裡問佛法。他說,師父啊,你告訴我一個簡單的方法,怎麼能夠悟道?這個師父說:好啊!他就立刻跪了下來:師父啊,你趕快告訴我。師父用手指一下廟子前面的山,那叫案山。依看風水的說法,前面有個很好的案山,風水就對了;像坐在辦公椅子上,前面桌子很好,就是案山好。他這個廟子,前面有個案山非常好。案山也有許多種,有的案山像筆架,是筆架山,這個家裡一定出文人的;有些是箱子一樣,一定發財的。石霜禪師說:等前面案山點頭的時候,再向你講。他聽了這一句話當時開悟了。換句話說,你等前面那個山點頭了,我會告訴你佛法,這是什麼意思?「才說點頭頭已點,案山自有點頭時」。說一聲回頭是岸,不必回頭,岸就在這裡,等你回頭已經不是岸了。
有些禪師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有同學問我,我說不錯啊!可是不是你啊!你們連刀子都不敢拿,拿起來怕割破了手。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殺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個大壞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當然立地成佛!你們手裡連刀子都沒有,放下個什麼啊!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個,就應該懂得金剛經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的道理。
也許有人會說金剛經一切講空,既然空了,什麼壞事都可以做了。那可不然!善事都不可著相,何況壞事,壞事更不可以作了。下面是我當時所作有關這一品的偈子:
第六品偈頌
金雞夜半作雷鳴 好夢驚回暗猶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 信知萬象一毛輕。
「金雞夜半作雷鳴」,這一品佛告訴我們了生死的道理,這一句就是說,像我們睡覺一樣,一切眾生都在睡夢中,半夜聽到雞叫,把我們叫醒了。人生開悟的時候就是這樣,覺得自己從迷夢中清醒了。雖然在半夜三更迷夢中,卻被雞叫醒了;諸佛菩薩說法等於雞叫一樣,把我們叫醒了。
「好夢驚回暗猶明」,你不要以為自己悟了,你如果有個悟的境界,你還是大混沌一個。真正悟了的人,連悟的境界都不會存在,有一個悟的境界,你已經著法相了。所以說好夢驚回暗猶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真正的瞭解了,悟了,悟到死生如旦暮,人生出來等於天亮了,睡醒了是活著,死了呢?夜裡到了,應該去睡覺了,死生一條,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中國文化素來就講,「生者寄也,死者歸也」,能夠悟到死生如旦暮,你才能夠得到正信,真正相信了,相信什麼?
「信知萬象一毛輕」,宇宙萬有在莊子的觀念中是,「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這個天地就是這一指,整個宇宙萬有也就是這一指,就是這麼一點;萬象萬物就是這麼一馬,整個的宇宙萬有像一匹馬一樣,有馬頭,有馬尾,有馬毛,所以說宇宙萬有輕如鴻毛。現在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如果我們真懂了這一品,就懂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換句話說,學佛的人都想了生死,怎麼樣是真正的了生死呢?我告訴諸位一句話:本無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夠了生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