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掃除了心地垃圾,清淨光明即現前
煩惱即菩提,
煩惱與快樂、自在,只在一念之間而已,
關鍵是──
面臨事情時,能不能定下心來?有沒有智慧去認識與觀察!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運用智慧來照破這個世界及周圍的煩惱,人就可以活得自在。家庭、社會、學校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道場」,禪宗祖師說:「挑柴運米皆是神通妙用」。悟到了禪是無所不在時,人生就解脫了,正是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達到了這種境界,心是清淨的,靈感自然現前了,悠遊於大地萬物裡信手拈來的都是最好的文章,不需要假手於「技巧的訓練」和「刻意的雕塑」,不祇是寫文章如此,即使從事各種行業,也能把事情的環境、管道看得清清楚楚的,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產生的關係也能明明白白的,處理事情也是隨心應手的。這種生命、心念、精神經常存在的境界,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佛法上說,「煩惱即菩提」,意思就是說,一件所謂「苦、煩惱」的事情,透過智慧對事情能清楚的認識與觀察,而將「苦、煩惱」的觀念轉換成快樂、自在與安詳,「煩惱」與「快樂」其實是在一念之間而已,關鍵是你面臨事情時,能不能定下心來,有沒有智慧去認識與觀察?
佛的慈悲與智慧是無所不在的,掃地、掃廁所甚至五體投地的拜佛,都有很深的含義。我們先說「掃地」的功德是什麼?第一、它可以「降伏我們的我慢心」,我們人都有貢高我慢心,覺得這個世界上「我」是了不起的,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別人,這種心態其實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礙,當你有「快樂、自在」的做「下賤」工作,也就是你的「我慢、貢高」心正被降伏了。
第二:「乾淨可以使人的心定下來」,我們把家裡或教室打掃得窗明几淨,自己的心裡感到了「清淨」,也帶給經過或使用的人「清淨」,心裡一清淨,心也就會定下來了。這個道理,就像為什麼一到寺廟總覺得是莊嚴的、清淨的,而且也不會心浮氣躁的原因。
第三:「掃掉我們心裡的垃圾」,我們的心裡面有很多垃圾、像: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心裡面的垃圾多了,煩惱也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糊塗的,「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的垃圾掃乾淨,心也就清淨了。
明白了「掃地、掃廁所」是在增長菩提、長養善根的「心地功夫」。每個人都會爭著去做,而且是樂意的去做,「煩惱」不就是菩提了嗎?(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