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4464|回覆: 3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料分享] 主機板選購注意事項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Q^心靈導師^Q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布布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2 15:33: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購買主機板時,除了選晶片組外,用料更是靈魂所在,攸關了系統穩定性與耐用度。為了怕一時的貪小便宜而後悔莫及,ComputerDIY將教導讀者如何看懂主機板用料,不被店家/廠商的浮誇宣傳所蒙蔽。消費者到店家購買主機板時,將可自己看懂板子上重要元件的用料,不再花了錢卻窮受氣。

迷思1:■ 穩定性與價位的關聯性
不懂電腦的PC使用者,要如何挑選一張「不偷料」的主機板呢?因為主機板產品定位的緣故,即使同樣採用Intel P965晶片組的主機板,市面上就有N款可選擇。例如截至目前,技嘉推出了4款P965主機板,微星有2款,華碩則推出了4款。到店家說要買一張Intel P965的某某牌主機板,若沒有指定型號款式,你覺得老闆會拿出那一張板子呢?如果老闆只想著賺錢,當然是挑「利潤」最高的那張啦!當然,有良心的店長,除了利潤外,還會挑穩定性較佳,並符合消費者預算的板子來。

說到了重點!穩定性。一樣是某某牌同晶片組的主機板,怎麼還會有穩定性的差異呢?難道說比較貴的板子,穩定性一定高於低價版嗎?毋庸置疑,NT$10,000元與NT$5,000元的Intel P965主機板的定位與用料一定有所差異。用料較好的主機板,「原則上」穩定性一定比較好;若沒有價格考量,相信大家都想買最好的。

目前市面上的Intel P965主機板價位多位於NT$4,000元到NT$5,000元間,同價格區間的主機板,其穩定性「應該」是幾近雷同的。如果特別不穩,不是瑕疵品、也不是BIOS問題的話,那就是硬體元件用料與線路設計出問題囉!

迷思2:■ 保固期限與耐用性

在消費者意識抬頭的年代,除了產品的價格、功能、穩定性外,售後服務也成為被重視的一環。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產品的售後服務的保固年限也隨之延長,目前主機板以「三年保固」為主流,不過,部分廠商則仍提供了一年或兩年的保固服務。通常賣主機板的店家或通路商,都會提供一年的店頭保固,不過真的在保固期限內產品有問題,還是直接找原廠較為迅速,例如華碩、技嘉、微星的快修中心。

除了年限外,保固內容也很重要,部分廠商提供了三年免費全保服務,而部分三年保固廠商則提供了前三年免檢測、工資費,第二、三年卻需收取零件工本費用。是不是保固期限較短的主機板,耐用性就比較差呢?這可不一定。當然,不管是哪家主機板都堪不住玩家的人為損壞。就電腦平台的汰換速度來看,幾乎1∼2年就有新平台誕生,真的淋漓盡致用到「壞掉」的PC產品還真難見到,終身保固的記憶體、電源供應器就是一例。

由消費者面來看,小編當然樂見保固期限越長越好,最好每項產品都終身保固;不過廠商有維修、備料等考量,在同業競爭下,保固年限應該會逐漸提昇。原本環茂ABIT主機板僅提供兩年保固,不過2006年8月1日後所購買的主機板,皆享有台灣地區三年保固服務。雖然並不是保固期限較長的產品,耐用性一定比較好,不過本著售後維修問題,還是挑保固服務較長的主機板,免得出問題沒人幫修。

■ 購買適合自己的主機板

懂電腦的玩家一定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哪個品牌/型號的XXX比較好?就小編而言,XXX最常是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數位相機或主機板,其實就連正在寫稿的今天(星期六假日),也被問到了這個問題...「好」的定義是什麼,最穩定、功能最多、最貴的那款嗎?小編認為,最符合個人需求與預算的款式,就是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因此,被問到哪些產品比較好時,我都會細問每個人的需求為何,以便提出更貼切的建議。買主機板也是一樣,最好的主機板是所有功能都貼近自己需求,價位也符合預算的款式。

▲ 功能有哪些
到第一線賣場去買主機板前,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店家當然沒有那個美國時間,也不可能讓你一一裝機測試,或看BIOS超頻設定,因此購買主機板前,要先做足功課,鎖定符合需求的幾款主機板。例如在意有沒有IEEE 1394,想知道BIOS是否可以超頻或智慧風扇調校。通常廠商賣產品時,都是揚善隱惡,包裝盒上寫了滿滿的優點,因此若沒有Gigabit LAN、沒有IEEE 1394,甚至沒有超頻調校等功能,是不會主動提醒的,只能由消費者自己發覺。

▲ PC的使用定位為何
家中的電腦通常都會比較注重安靜性,總不希望夜深人靜看電影時,一直被風扇嗡嗡聲所干擾,因此選購提供手動設定風扇高低轉速功能的主機板,將可提昇使用電腦的舒適度。小編少不更事時,就買了一款可超頻調校卻不能手動調整風扇轉速的Intel 865主機板,所以房內的電腦運行時間久了,總是發出吵雜的低頻噪音,讓人無法好好放鬆。後來小編就學乖了,買了一台又美又安靜的迷你準系統。

■ 透過簡單目視來看主機板的用料

主機板的競爭非常激烈,同樣價位/定位的主機板,可選擇性仍很多。摒除了廠牌喜好,與晶片組本身的特性外,接下來就是用料的豪華度了。店家拿出一張主機板來,要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看主機板的用料實不實在呢?這裡提供幾點大方向建議。

▲ 色彩繽紛比較好?!
拿到一張主機板,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色彩繽紛的各種插槽了,例如記憶體、PCI Express、PCI、Socket腳座,甚至連PCB板本身也充滿了色彩學。雖然色彩不會影響用料,但若主機板有著明確的色彩標示,讓玩家能更迅速找到對應的插槽,能更快組裝好各式電腦零組件,可說大大增加了主機板的組裝方便性。

雖然並非必要,不過繽紛色彩的主機板,通常較吸引人目光;至於組裝方便性與插槽色彩並無絕對關係。就像色彩較繽紛的多功能背包,並不代表它機能性很好。主機板上通常有四條DIMM記憶體插槽,因為支援雙通道的關係,大部分廠商都兩兩一組,以不同顏色代表雙通道的組別。小編就曾遇過兩兩一組顏色的四條DIMM記憶體插槽,並非以雙通道來區分,懂電腦的玩家,如果沒有看主機板使用手冊,就容易造成誤解,以為該主機板不支援雙通道記憶體功能。

▲ 安裝便利性:
雖然主機板用料實不實在,與安裝電腦的便利性沒有關係,不過一張經由RD工程師貼心考量過的好裝主機板,可以省去相當多的裝機與硬體維修時間。尤其當主機板鎖在機殼內,安裝好各式零組件與排線後,插拔便利性就變的十分重要。總不希望,每次為了升級記憶體,得先把顯示卡、處理器散熱風扇、硬碟排線通通拆掉吧!

例如記憶體插槽很容易與散熱風扇過於貼近,或因為裝了長卡型顯示卡,而不容易插裝記憶體。加長型顯示卡也很容易與SATA、PATA插槽相抵觸。甚至裝了占兩個Slot的胖胖顯示卡,就得犧牲另一組PCI Express x16插槽等現象也經常發生。

▲ 元件越多越好:
主機板上通常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各式元件,原則上,多總比少好。

▲ PCI Express插槽越多越好:
目前顯示卡以PCI Express x16為主流,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則僅提供AGP 8X插槽的主機板可不必考慮。若主機板提供了越多的PCI Express顯示卡插槽,表示顯示卡的擴充能力越佳,可同時安裝更多台螢幕。若晶片組還支援了多顯示卡技術,例如ATi CrossFire、NVIDIA SLI等,更能發揮多顯示卡的應用。

▲ 網路晶片、音效核心規格:
現在的主機板功能十分齊備,網路晶片、音效晶片、IEEE 1394晶片都內建在主機板上,提供了All in one的整合性。不過網路晶片的是10/100M或是Gigabit LAN(10/100/1000M),有的主機板甚至提供兩組Gigabit LAN。音效核心部分,主要區分為AC'97(5.1聲道)與HD Audio(Intel High Definition Audio,7.1聲道)兩種,若想體驗Intel Viiv技術,Intel網路晶片與HD Audio音效核心是必備的。

▲ 網路晶片、音效核心規格:
南橋晶片因為品牌、型號的差異,多半具有2-6組SATA插槽,部分晶片組還支援了RAID功能,能架設RAID 0、1、0+1、5、10不等。例如Intel ICH8南橋晶片提供了4組SATAII插槽,而Intel ICH8-R則提供了6組SATAII插槽,並支援SATA RAID功能。若本身具有多個SATA裝置或SATA RAID需求,就要特別注意SATA插槽數量,與SATA RAID支援性。

此外,新的Intel ICH8系列南橋晶片已經不再支援PATA裝置,因此主機板廠商都會額外內建PATA控制晶片,提供一組PATA插槽以安裝IDE光碟機。

▲ USB埠的數量多寡:
南橋晶片通常提供了6-10組USB 2.0埠的功能,不過主機板的背板通常只有4組USB 2.0埠,其他的USB 2.0埠到哪去了?仔細瞧主機板,通常在最旁邊的部分,具有USB擴充埠,可供玩家連接機殼的前置面板使用,或擴充至後方擋板。例如Intel ICH8南橋晶片提供了10組USB 2.0連接埠,如果該主機板沒有提供10組USB 2.0連接埠,就有偷料的嫌疑。

▲ 背板I/O豐富度:
使用電腦時,與玩家互動最直接的就是主機板的背板連接埠了,若有特殊的周邊裝置一定要裝,例如光纖音效輸出、COM1手機傳輸線、POS系統等裝置,可別買到不支援的主機板,將來還要再花一筆錢多買介面卡來擴充,那就不值得了。通常背板會有PS/2 Keyboard、PS/2 Mouse、LPT、LAN等連接埠,IEEE 1394埠則看主機板是否內建了此晶片。較少用的COM1 Port,則逐漸被捨去。

部分小尺寸電腦,將占空間的LPT Port拿掉,甚至將PS/2 Keyboard、Mouse Port捨去,因此玩家只能安裝USB鍵盤滑鼠組。至於USB 2.0連接埠數量,通常提供四個。音效輸出入部分,則依音效核心等級有所不同,通常提供了Line in、Line Out、MIC插孔;少數還提供了光纖、同軸音效輸出入插孔。若主機板本身內建了顯示功能,則多了D-Sub Port,有時還提供了S端子影像輸出埠,可將電腦畫面直接輸出到電視;少數主機板甚至提供了DVI或HDMI數位影音輸出埠。

▲ 熱導管靜音散熱:
主機板上最大的元件除了處理器插槽外,就是晶片組了。通常主機板的南北橋晶片都覆有散熱片或散熱風扇,以協助晶片組的熱能散發。以小編這幾個月所測試的Intel Core2 Duo主機板為例,100%晶片組散熱裝置皆屬無風扇設計。不論晶片組為何,可以發現「靜音」已成為主機板趨勢,機殼內的噪音主要由風扇所引起,因此主機板採無風扇設計擁有多項好處,可以降低噪音亦不會搗亂機箱內部空氣冷熱對流。

如果機箱內有處理器散熱風扇、南北橋晶片也各有一個散熱風扇,加上顯示卡上的散熱風扇、機殼排氣風扇與電源供應器的排氣風扇,等於一個機殼內有六個風扇。基本上,越多風扇的散熱效果越佳,但過多的風扇卻會造成機箱內部的空氣亂流,散熱效果大打折扣,只剩下過大的風扇噪音。

主機板常見的無風扇散熱主要有兩種,一是單純的在高發熱部分覆上金屬散熱片;二是採熱導管方式,將南北橋或是供電模組的散熱片串連起來。這兩種散熱設計都是被動式的,本身無法「主動」帶動風流,只能靜待其他風扇的空氣冷熱對流,將熱能帶走。因此,若無機殼內的處理器風扇或進/排氣風扇的協助,原則上熱能將會累積在機箱內。散熱片的材質,因為金屬特性的關係,銅質的效果會比鋁質散熱效果佳。

主機板上的高發熱元件將熱傳遞至散熱片,再經由處理器或其他系統風扇的空氣循環將熱能帶走。為什麼要透過熱導管將這些散熱片連接一起呢?透過熱導管設計,高發熱元件除了可透過自己的散熱片進行散熱外,也可迅速透過熱導管將熱帶到較低溫的散熱片,其他散熱片也可以協助散熱,發揮相互協助協調的合作性。

此外,部分主機板也針對PCB板散熱進行著墨,設計PCB板之初就規劃了散熱孔,可直接將表面的熱帶到PCB板底部,透過較大的表面積進行散熱,甚至加裝了散熱墊片,以確保最佳的散熱表現。

■ 其他主機板重要元件

你說主機板上還有許多重要元件,例如PCB板、南北橋晶片、供電模組、BIOS晶片、輸出/入控制晶片、時脈產生器、石英震盪器、電源控制晶片,要如何區分這些產品的用料好不好呢?

▲ 處理器腳座:  
個人電腦的兩大處理器龍頭分別為AMD、Intel。目前Intel處理器腳座為LGA 775類型,處理器本身無針腳,而將針腳設計在主機板,安裝時需注意針腳是否歪斜。AMD處理器則以Socket AM2為大宗,處理器具有940根針腳,需一一安插至主機板腳座。處理器腳座的品質優劣,如同主機板上其他手插件插槽一樣(例如記憶體、顯示卡插槽),得由主機板廠商來把關。若主機板廠商選擇了省成本的雜牌腳座,容易因為扳合的不順暢,而傷害了處理器。

▲ 南北橋晶片:  
就南北橋晶片組來說,各家主機板都一樣,同樣是Intel P965主機板的各家晶片組,都是一樣的,主要差異在南橋晶片是Intel ICH8或ICH8-R。若要問到底是Intel還是ATi、NVIDIA、SiS或VIA晶片組的Intel Core2 Duo主機板比較好呢?這就是見仁見智的晶片組品牌選擇的問題了。因此主機板廠商都會盡量推出多種晶片組主機板,以滿足玩家多變性的需求。

▲ PCB板: 
有人說四層板好,有人說六層、甚至八層的主機板比較好?!到底PCB板的層數與主機板的優劣有絕對關係嗎?只能說,PCB板越多層,主機板可容納的線路也越多,因此可加入的功能也更多。不同層PCB板的交疊,加深了線路設計的難度。不小心弄巧成拙,可能會發生六層板與四層板的功能完全一樣,卻多浪費了成本。

相信沒有任何人能看著主機板的表面,就能斷言PCB板的線路設計Layout的好不好。晶片組廠商在開發新平台時,都會提供公版線路設計圖、設計要點給主機板廠商當作設計範例,主機板廠商再據此基點發展出自家的特色。因此,各家主機板的線路設計都有晶片組大廠的背書,有著一定的品質保證。

▲ 供電模組: 
相信板卡玩家已經發現固態電容大戰已經開打,各家主機板、顯示卡莫不以「全固態電容」為號召點,並在幾相供電設計的數量上大做文章。到底固態電容還是電解電容好,各有何優劣點?還有幾相電源要如何區分呢?供電模組可說是主機板的靈魂所在,ComputerDIY將在稍後篇幅有詳細報導。

▲ 其他控制晶片: 
除了大晶片組與手插件的各式插槽外,主機板上還有BIOS晶片、輸出/入控制晶片、時脈產生器、石英震盪器、電源控制晶片等重要元件各司其職,才能讓主機板順暢穩定地運行。

主機板上的眾多元件主要由SMD機器與DIP手插件兩種方式佈到主機板上,一般來說,SMT製程的最大好處是成本便宜,與DIP的生產成本約有5倍之差。南北橋晶片、網路晶片、音效晶片與主機板上密密麻麻的小電容、小電阻、小控制晶片,都是透過SMT製程的各式置件機打到主機板上。小晶片透過高速置件機製造,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不過晶片組等較大晶片就得使用速度較慢的中速置件機製造,生產成本有時甚至比手插件還高,不過卻有精準定位的無可取代性。

■ 主機板供電模組的重要性

為什麼主機板的供電模組這麼重要?供電模組主要負責了電力輸入、轉換,並將不同電壓的電力輸送到主機板的各適當位置。若供電模組不穩定或用料不佳,將造成主機板壽命降低,甚至導致其他零組件,例如記憶體、顯示卡的損壞。

國內品牌主機板的供電模組以內建在PCB板為主,國外品牌主機板則以插卡式設計為多。供電模組內建在PCB板時的阻抗最小,且少了插槽介面轉換的多一層連接,傳輸能迅速也不容易衰減。插卡式的優點是供電模組壞了可以換。就國內常見主機板來說,如果供電模組壞了,即使其他元件仍正常,整張主機板也無法再使用了,因此供電模組的優劣好壞十分重要。

■ 供電模組的「相」數

▲ 幾相電源怎麼看 
一般教導讀者如何看出主機板採用幾相(Phase)供電設計,主要是看電感線圈的數量,通常一個電感線圈(CHOKE)算一相電源設計。因為一相電源的構成,主要包含了一個電源控制晶片(Pulse with Modulation,PWM)、兩個金氧半導體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一個電感線圈(CHOKE)與多個電容所組成,通常單相電路能提供的電流量有限,對於處理器、顯示卡功率消耗TDP已經破百的時代來說,三相電源設計主機板已是最基本了。

一相供電設計主要分成輸入、輸出、控制三部分,輸入部分需要一個電感線圈與一個電容,輸出部分也相同,而控制部分則由一個電源控制晶片與二∼四個MOSFET所構成。

以往一個PWM電源控制晶片只能支援一相供電,隨著科技的進步,有更多單PWM電源控制晶片可支援兩相甚至三相供電;若再搭配一顆控制晶片,甚至能做到兩個PWM電源控制晶片支援四相供電設計。因此,以電源控制晶片數量,或電感線圈或MOSFET的數量來判斷主機板為幾相供電,是大致的分法。不過,各家的供電設計皆不相同,RD工程師在沒有見到電路設計圖前,都不輕易透過目視主機板來斷言,此主機板為幾相供電設計。

▲ 多相電源的優點 
多相電源是由N個單相電路並聯而成,可提供N倍的電流,主要透過PWM電源管理晶片來精準控制並平衡各相電流,相數越多,輸出的電流越接近直流。主機板供電模組的相數當然越多越好,因為可以將總電力供應分配給各相位共同負擔,所以每對MOSFET的承載電流較小,發熱量也相對降低,可以有效降低主機板供電模組的散熱。MOSFET主要作用在於控制電流並保護電壓,是供電模組中最發燙的元件,因此多半覆有散熱片。

在認識電解、固態電容,首先需要瞭解一下電容的功能為何。因為電腦在運作時,其耗電量並不是固定的,因此所需電力隨時在變動。但主機板電壓調整模組(Voltage Regulator Module,VRM)無法對這些不穩定變化產生夠及時的回應,因此透過電容來儲存電量,可以隨時處理這些細微且經常變動的電壓需求變化,並濾除雜波。主機板供電模組部分,經常使用的電容有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兩種,到底要如何辨識電解、固態電容,它們各有何優劣點呢?

▲ 目視電解、固態電容 
電容器(或簡稱電容)的英文為Capacitor,電解電容的全名為液態鋁質電解電容器,固態電容的全名為導電高分子鋁質固態電容器(FPCON)。拿到一張主機板或顯示卡,要如何簡單分辨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呢?通常電解電容的外層會包覆一層塑膠膜,上頭印有電容基本資料,最上方會有防爆線。固態電容的外層直接是鋁製外殼,最上方印有電容資訊,通常沒有防爆線。雖然此判別方式不是絕對,但詢問過主機板RD工程師後,他們也是建議玩家透過此方式來簡單判斷主機板採用的是電解或是固態電容。

有部分容量較小的電解電容,因為空間限制,因此上頭沒有防爆線。坊間許多人常將固態電容稱為鋁質電容,這是不太正確的講法,因為不論是電解或固態電容皆採鋁質外殼,只是電解電容的鋁質外殼外,包覆了塑膠膜,而讓人有此誤解。

▲ 電解、固態電容的特性差異 
電解電容與固態電容的功能與構造大致相同,主要差別在於「介電材料」的不同,電解電容以「液態」的電解液作為介電材料,固態電容則以「固狀」的功能性導電高分子聚合物作為介電材料。可以發現處理器附近的供電模組中,固態電容的體積多小於電解電容,這是由於固態電容裡的固態電解質具有高導電性有機半導體,具有小型化、大容量的特性。

電解電容內部為液態,因此若工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電解液凝結或沸騰膨脹的情形。固態電容內部沒有液態電解質,因此不會發生爆漿情形,即使在零下溫度工作,也不會有凝結而導致工作效能不彰的情形。

▲ 電解、固態電容的壽命長短 
若在一般的工作環境下,電解與固態電容的特性/功能大致相同,最明顯差異在於本身壽命的長短。簡單來說,電解電容爆漿的比例為固態電容的五倍。一般來說,在80℃工作環境中,固態電容的壽命可望高達50,000小時,約5∼7年。

▲ 電解、固態電容的適用範圍 
電解電容的工作範圍頻率偏低,而固態電容則屬高頻部分。電解電容的工作頻率範圍較廣,而固態電容有著等效串聯電阻小的特點,最適合用於電位轉換的電流平滑電容與清除各種雜聲的電容器。因此,固態電容有著環保、低阻抗、高低溫穩定、耐高紋波、導電性佳、壽命長、高信賴度等優點,適用於低電壓、高電流的應用,是目前電容器產品中最高階的產品。例如音效裝置的工作頻率為20~20KHz,屬於低頻範圍,因此若使用電解電容的效果會比固態電容更能達到優異的音質表現。

▲ 電解、固態電容的適用範圍 
電解電容具有液態電解液,因此會有環境溫度過低,造成電解液凝固,電解質離子移動緩慢,而達不到應有特性及功能。主機板在長時間工作時,容易溫度過高,導致液體電解電容的電解液與正負極鋁箔長時間受熱失去平衡,電解液產生沸騰膨脹,電容內部氣體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壓力承受過大,就會發生主機板電容膨脹爆裂的情形,甚至爆漿導致電解液將流到主機板上,引發其他元件的損壞。

固態電容也會發生爆漿的情形,不過並不會流出電解液,爆掉的固態電容,在主機板上看起來有歪斜隆起狀,看起來像子彈射出後的樣子。

▲ 台製與日製電容 
一顆電解電容與一顆固態電容的成本約差了3∼5倍,電解、固態電容都有台製、日製多款品牌可選擇,主機板廠商為了成本的考量,經常需要在日系或台系電容間作抉擇。一般來說,日製電容的品質要求較為嚴格,因此容質的耐壓性與穩定性都較佳,當然價格也比台製電容高昂。日系電解電容的主要大廠為Chemi-con、Nichicon、Rubycon、Matsishita、Hitachi,台系電容則以OST、TAICON、TEAPO、CAPXON為代表。日系固態電容則有Chemi-con、Fujitsu、Sanyo等,Sanyo OSCON系列因為品質獲廣泛高度認可,幾乎已成為固態電容的代名詞了。

▲ 等效串聯阻抗與電容的關係
容量越大的電容,其等效串聯電阻抗(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也越高,所供應的瞬間電流量相對減小,容易導致系統不穩定。固態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抗較低,因此即使容量不若電解電容大,也能供應同電流量的電力。ESR小的電容能快速放電,不受溫度的影響,即使在0℃或80℃的工作環境都能正常使用。

若要降低等效串聯電阻抗值,最簡單的方是就是將多個電容並聯使用,除了可降低ESR,也能提供更好的濾波功能,有效保護電路。因此處理器旁邊的一整列電容其實都是並聯的,誰說多隻小蝦米不能對抗大鯨魚,10個小容量電容並聯後的總容量,也許會大過5個大容量電容的容量。

▲ 電容容量怎麼看
電容的國際單位為法拉(F),電解電容外的塑膠膜多會標示電容廠牌、型號、最高工作溫度、工作電壓與容量等資訊,主機板供電模組的單顆電解電容多半介於1200~2200μF間,固態電容的容量則小了許多。固態電容則印有型號、工作電壓與一串數字。若固態電容上頭標有471的數字,其容量就是47×101=471μF;若標示820,其容量就是82×100=82μF。

■ 電感線圈的差異

電感線圈(CHOKE)的主要作用在於去除高頻雜訊干擾,最常見的電感線圈有裸露式與封閉式(遮罩式)兩種,構造一樣,皆採磁環包磁力線的設計方式,線圈粗細有多種可選擇,纏繞的密度也不相同。較粗的線圈採用高導磁率、不易飽和的磁蕊,因此只需纏繞較少線圈數,就可擁有足夠的磁通量。

封閉式的電感線圈因為外面覆有鐵心外殼提供防磁保護,因此抗雜訊能力較好,磁場也不易影響周邊裝置,外型更加美觀。就廠商維護層面來說,DIP設計的傳統裸露式電感線圈反而較受歡迎,因為不論哪一家的電感線圈,其腳位設計都是一樣的,若有損壞,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更換。SMD設計的封閉式電感線圈,其腳位設計各廠牌不同,沒有共規,增加了SMT製程成本,若出問題不易更換。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7-1-2 16:34:35 |只看該作者
我很認真得看完了

這篇一定直得加分!!

對於新手來說 福音!^^

尤其是剛入門的我 超有用的

謝謝你囉 紅塵^^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7-1-2 22:05:02 |只看該作者
說了哪麼多∼∼
有沒有可以推健一下哪個主機板品牌型號比較好的呀∼
高手就是高手
推推推∼把你推上天
辛苦你啦∼
以上 謝

論壇顧問

Q^心靈導師^Q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布布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7-1-2 22:32:3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舞動音符 於 2007-1-2 22:05 發表
說了哪麼多∼∼
有沒有可以推健一下哪個主機板品牌型號比較好的呀∼
高手就是高手
推推推∼把你推上天
辛苦你啦∼
以上 謝


很難告訴你到底哪家的最好,但基本上以華碩、技嘉及微星這三家品牌為主,這三家的產品線有高階,也有低階,要高檔就選高階產品,要便宜,那當然就是低階產品啦!上面的內容是讓你知道,選購主機板的時候,你可以注意哪些事項,免得被人家唬爛!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7-1-3 12:31:30 |只看該作者
沒錯~其實主機板的選擇

見仁見智!!!

看你預算

看你用途^^

而定^^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7-1-6 03:30:21 |只看該作者
感謝您如此詳細的解說,下次要升級時就不必六神無主了。
不過,訊息豐富固然是好,但要消化這麼多的訊息也真是很耗時
又耗力。我個人認為選擇主機板時,應徹底了解電腦買來是幹麻用的,
然後再來考慮品牌。一般的人可能也沒那麼多時間去了解哪個電阻的
穩定性較高,哪個品牌較好。所以選擇品牌售後服務好的,應開是不會
錯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7-1-7 19:26:25 |只看該作者
介紹的很詳細看完就有了一個概念!再上網去參考一些測試報告就可以為自已量身定作一張自己想要的主机板了!!
ufal0216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7-1-17 23:12: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7-1-19 16:32:42 |只看該作者
多謝大大的分享
很詳盡的說明
主機板 真的滿重要的
尤其是遇上電容報漿
就要準備報廢

大天使(二級)

知足大學生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7-1-21 16:21:36 |只看該作者
大大的文章十分詳細
每個細節都講的非常清楚

那我下次選購主機板會注意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2 11: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