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12
- 最後登錄
- 2022-3-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7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其實中醫歷史上沒有糖尿病這個病名,根據其表現的症狀和病因,中醫把糖尿病稱作「消渴」,即消瘦煩渴之意。「消渴」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所謂的「此肥美之發所也,此人必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唐代藥王孫思邈是第一位發現「尿甜」的醫學家,比英國人早一千多年,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道:「消渴者原其發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即小便至甜。」
第2型糖尿病很常見,多在35歲之後,占發病群體總數的90%以上。發病前,患者明顯超重或肥胖,臨床症狀以氣短、乏力為主,治療要益氣補腎,中醫認為這一類型糖尿病屬於氣虛腎虧。
糖尿病是世界幾大難治疾病之一,一但患病很難根治。西醫講究終身服藥。而中醫治療糖尿病,在控制血糖、尿糖,改善症狀,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用量,甚至停用西藥和防治併發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因此,糖尿病並非不治之症,大家一定要有這個信心。
特別是在膳食療法上,中醫也比較獨到,如果能配合運動、心理、四季等方面的養生,就完全有希望戰勝糖尿病,讓自己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快樂地工作、學習和生活,享受健康的人生。
說到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沈氏女科總結出了一些原則、禁忌和食譜,希望大家能夠學習並遵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