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總統府 (臺灣)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24 08:07: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

以及總統府幕僚單位的辦公場所,也是每年元旦及國慶日舉行升旗典禮的

地點。廳舍建於1919年,建築風格屬「辰野金吾風格」,為中華民國文化部

所指定的國定古蹟。起初於日治時期做為臺灣總督府,二次大戰後1948年至

2006年間名為「介壽館」,2006年正式更名為「總統府」,自完工以來皆作

為臺灣政治中樞的重要建築[1]。雖為國定古蹟,但是周邊維安森嚴,只有在特

定時間才會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


地理位置
總統府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建國里重慶南路一段122號,坐西朝東,由東側的重慶

南路一段、西側的博愛路、南側的貴陽街一段,北側的寶慶路所圍繞,因正門坐落

於凱達格蘭大道的西側端點,故地址常被誤認為「凱達格蘭大道1號」,但實際上

「凱達格蘭大道1號」是臺北賓館,此外建築的後端為長沙街一段的東側端點,大眾

運輸方面臨近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淡水線)臺大醫院站。


歷史沿革

設計

森山松之助的總督府設計圖,後修改高塔高度

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廳舍外觀

總統府的建築特色

甲午戰爭尾聲,在臺政權大致穩固底定的日本政府將臨時總督府設在清代的福建臺灣

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內,直到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時候,才有

興建永久廳舍的計劃。經過審慎規劃後,總督府於1907年懸賞5萬元日幣公開徵圖,


並限定參賽者資格為日本本土的建築家。

徵圖初選階段,主辦單位從多位參加競圖的日本建築師當中選出一至七名:分別為鈴木吉

兵衛、長野宇平治、片岡安、森山松之助、松井清足、櫻井小太郎及福井房一,每位均獲

得獎金1,000元。


評審團包含辰野金吾、中村達太郎、塚本靖、伊東忠太、妻木賴黃等等知名建築技師,

本來屬意採用初選首獎得主鈴木吉兵衛的作品,不過經多日審慎考量,評審團發現首獎

作品中的尖塔、陡屋頂、具兩層老虎窗的紅磚建築樣式有抄襲海牙國際法庭嫌疑,因此

於1909年公布的中選名單中採用了第二名長野宇平治(師從辰野金吾)的作品,而其樣式

與當年正在建造中的東京車站相當接近。


雖說如此,到最後定稿階段,修改成現今高塔、壯闊莊嚴建築模樣的真正設計者是初選獲得

第四名的森山松之助,將設計圖局部修改後,工程才開始動工。


建造修復

貳佰圓新台幣背面上的總統府,正面為蔣介石肖像

二戰時被遭受同盟國軍轟炸過的台灣總督府

總督府於1912年6月1日正式開工,1915年6月主體大致完成並舉行上棟典禮,經過幾年施工

後,終於在1919年3月告竣,總工程費達281萬日圓。當時總督府的敞廳內設置有兩尊銅像,

前敞廳為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長官,後敞廳為總督兒玉源太郎總督。隨後,這座當時全

臺灣最高的建築物就一直是日本統治臺灣的重要象徵,因此在二戰期間,這棟建築物成為美軍

轟炸台灣的主要目標物之一。雖然日方將總督府百般偽裝及防範,最後還是在1945年戰爭末期

的臺北大空襲中遭到美軍擊中,導致正面部分結構被炸毀。

二戰後,中華民國接收臺灣,1946年各界為慶祝甫領導對日抗戰勝利的時任國民政府主席

蔣中正主席六十大壽,捐款修復此建築,直至1948年底才修復,並更名為「介壽館」,但與

原始設計有所不同。該館常與蔣主席肖像搭配,成為新臺幣正反兩面之圖像。

臺灣省政府於1947年成立後,該建築在臺北市的都市計畫圖被標示為「省府大廈」,但省政府

的實際辦公廳舍為原臺北市役所(即今行政院大廈)。

隨著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市,12月9日行政院會議決議:「總統府及行政院設址於

介壽館辦公」[4]。此後至1957年,中華民國總統府與行政院在此合署辦公。行政院在1957

年遷至舊省府大樓後,介壽館遂由總統府單獨使用。2006年,於陳水扁前總統任內,介壽館

正式更名為總統府,正門「介壽館」門額銜牌亦於同年3月25日更換為「總統府」;後敞廳

「中山廳」壁龕擺設的國父孫中山半身銅像與前敞廳大門入口處中央走道的總統蔣中正半身

銅像被撤除,原孫中山銅像壁龕位置改放置盆景。2008年馬英九上任總統後,僅孫中山

銅像回復原位。

雖經整修,總統府建築仍保持後文藝復興式的莊嚴和簡潔。建築分為五層樓,主體平面呈現

倒「日」字型。正面寬約140公尺、側面寬約85公尺,中央塔高60公尺,總佔地為2100坪,

建築物的中央塔、角塔、衛塔等大片立面的1:2:3:2:1的節奏和粗面砌築基座與柱式主出入口

,混合成震撼的視覺效果。而整棟建築物中充滿廊柱、山牆、拱廊及圓拱窗,堪稱日治時期

台灣的代表性建築。府中有南、北兩個庭園,南、北苑各以國徽及梅花作設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8 23: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